好了,从现在开始,正式开始说说厨师吧。从最基础的学徒开始。学徒要学的东西很多,刚开始的,就是为师父的调料管子添加作料。现在厨房一般都是前面一口灶,师父站在后面炒菜,然后师父后面是一块案板,上面摆满了各种调料以及要炒制的原材料,案板的后面就站着学徒,帮忙收拾和传递超好的菜,学徒后面就是配菜的,专门负责原材的处理。
学徒刚开始都是有打荷的荷王带着,所谓打荷,就是对于学徒的称呼,而荷王,就是学徒中的资历最老的一个。不过有些地方认为是配菜的才是刚开始学徒的职业,这里就不说了。
一般调料都有盐,味精,鸡精,鸡粉,糖,酒糟(米酒水或者糖水都可以代替),料酒,醋,酱油,生抽,老抽,蒸鱼豉油,葱姜蒜片和葱姜蒜末,干辣椒节,整个的干辣椒,黄辣椒,泡小米辣,新鲜红绿小米辣,黄剁椒酱,二荆条颗粒,豆瓣酱,米醋白醋黑醋红醋。。。。。。。。。。好吧不说了,免得各位说我骗字数。
加调料可不简单,老抽生抽料酒醋豉油的颜色一模一样,只有闻味道才能分的出来,豉油老抽生抽则只能靠舌头品尝才能分的出来。有兴趣的可以去试一试。还有花椒油,藤椒油,仔姜油,葱姜油,这几样,放到现在,我估计很多人分不出来这几样的区别吧。
打荷看起来简单,其实却是最难,最累的一个活。
首先你要学分掌握各种调料的特性,并且会区分它们,比如糖和酒糟分别在什么菜里用,酒糟一般煮鱼和带汤汁的菜,糖水则是凉菜,米酒水则是全部通用,而糖一般都是的大分量或者炒糖色,或者是快速翻炒的采用白糖。
一个菜炒完了不就代表任务完成了,还得考虑到用什么东西装,怎么装才好看。比如四喜丸子,如果用个比较长的,平坦的盘子装肯定不好看,而且不方便客人食用。所以要用有点凹的盘子,最好在中间摆朵花或者在盘子的边缘贴上几片小黄瓜。这就叫装盘。
同时还要注意每道菜的原料是什么,怎么处理,怎么下锅,放什么调料,这都是为将来做一个能够炒菜的厨师所做的准备。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还要亲身实践。每天使用的葱姜蒜,该切片的切片,该切成末的就切成末了,记住了,这里可不是剁成末,剁成的姜蒜容易坏,不容易保存,另外通过切这些东西,可以锻炼学徒的刀工。
有时候还要去打杂,比如帮忙杀鱼,这个练习基本功,还有帮师傅熬高汤,配置蒸鱼豉油,熬红油,熬葱油,熬乱起八糟的东西。每早每晚还要清理卫生。
身为打荷的,做的最多,但是学的也是最多的。这个时候最重要,我身边有些都已经是厨师长了,有时候都还要在厨房里面帮忙打杂,做熬高汤之类的活计。
而厨师的第二步就是切配,配菜,俗称墩子师父。
这个就比较简单,考验的就是刀工,速度。看一个人的刀工好不好,就让他上墩子。
一般来说,墩子的事情比较简单,因为他们需要高度的精神力集中,一个不小心,可能厨师生涯就结束了。我有过一次经历,还是在做蹲在的时候,在切割大块的牛肉,因为没在意,想着等下要放多少调料在卤水去煮熟牛肉,结果刀就一下子划到手上,我很幸运,当时是冬天,而且我拿的是一把砍刀,没开过刃,不锋利。即使是这样,我的手还是缝了十三针,厨师生涯也停了三年,做不了任何事,只能在哥哥的电脑专卖店打打下手,至今左手都没有完全的养好。
墩子师父,以墩子为重,墩子就是切菜用的案板,俗称墩子,一般都是用木头做的,凉菜房的水果必须用塑料的,这个例外。至于刀呢,我一般都喜欢用十八子的,额,这里不是做广告啊,再说也没人给我广告费。十八子的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质量很好,一般厨师都是用的这牌子的,切菜用的这牌子,砍刀之类的都是找铁匠打造的,因为市面上的都太渣了。以我的厨房为例子,每天高汤一桶,大棒骨就要十五斤,剁鱼块七十多分份,大概四十多条的样子,剁甲鱼每天四十只,乌龟每天二十只,还有时候有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靠一把砍刀。如果质量稍微差一点的看到,一天不到就直接崩口了。
所以我一般都是找乡下的铁匠打的一把刀,十多斤,纯铁。比什么破弹钢啊,高强化碳素钢之类的强多了。
至于墩子嘛,我师父教我的是每早每晚用刀刮平一次,每天晚上下班的时候都要把墩子泡在水里,然后每三天把墩子烧一边消毒,每两个月用木匠的刨子抛平一次。不过现在好像很多有没有这样保养了,我在别的厨房的墩子,基本上被后来的新手用的坑坑洼洼,最后用电刨子才能刨平,基本寿命不长。
墩子还要会处理任何一种食材。最简单的保存肉丝到最难的发涨鲍鱼,都要学会。鲍鱼在以前是个金贵玩意,一般都是干货,必须用陈村碱水发涨,别骂我,都是这样做的,陈村碱水倒是没什么危害,因为发涨完了之后都会经过温水,冷水继续冲洗,所以一般都很安全。但是有些不良的厨师,为了追求把鲍鱼变得更大,分量更重,用普通的碱水发泡,这样一来危害特别的大。顺便提一下,燕窝,鱼翅,海参其实都有发泡的,除非吃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