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猫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君羡 > 第357章 枢密院

第357章 枢密院(1 / 1)

“君羡,你继续说吧!”李世民说道。

李君羡接着拿出了方案,说:“我们中枢可以组建枢密院,负责一切军事的调动权力,地位等同于三省。在位君主可以兼任这个枢密院的枢密使。有战功的军官可以由皇帝指定加封为枢密院执事,以后凡是需要调兵,或者是重大决意都要交给所有枢密院执事来商议,如果无法达成一致,那就要投票解决。调动兵马的必须要全体同意,而别的事物只要七成枢密院执事同意就行了。之后上报给皇帝,由皇帝来决定是否执行。皇帝可以有一票否决权力。”

房玄龄听了这个说法,然后问:“这个不就是和我们大唐的政事堂差不多吗?”

这时候,大家都反映了过来,这个其实就是和大唐的政事堂差不多。唐朝政事堂其实就是宰相的议事地方,凡是三省的宰相都可以在政事堂议事,然后决定国家的展。后来,能够进入政事堂的人并不一定都是三省的一把手了,别的官职的人也都可以加入。比如说六部尚书,甚至中书省门下省的二把手,还有六部尚书,别的什么官职的人都可以加入了。不过这些人都是被皇帝加封了参知政事,参预政事,参议得失的名头,才有资格进入政事堂议事,这些人也是被称为宰相。至于到了唐朝后期,也就是只有被加封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头衔的人才是宰相,才有资格决定国家未来展的权力。

“是的。我这个就是在模仿政事堂,其实政事堂也就是一个委员制度而已。”李君羡说道。

其实这个政事堂就是中国最早的委员制度。只不过具体的地位和权力并没有后世的委员制度那么精细,只是在于刚开始阶段而已。而且,这个委员制度也不是真正的为了更好展而制定的,只是为了皇帝的分权需要才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委员制其实展不起来的。

而有了这个政事堂的例子,大家都能够接受这个枢密院也都如此执行了。而李世民听到之后,也把这个委员制度当成了政事堂一样的制度。而既然有了例子,那接受的程度也就很顺利了很多。大家都以为这个枢密院的委员制度其实只不过是政事堂的克隆而已。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有些敏感的大臣却明显现,如果按照这样来弄,那恐怕以后武官确实可以和文官相比了。别看现在是武官明显压过了文官,可是这只是在开国时期才有的现象。一旦到了和平时代,武人的地位明显就会被压制的。到时候,就是文官崛起的时候,那个时候武官想要成为宰相。那恐怕就难了。可是如果这个枢密院一旦建立起来,那武官也就有了新的升迁途径了,而文官也不可能干预军队了。

现在虽然武官的势力很大,能够影响文官。可是大家都是在三省里面混,一旦文官成了三省的长官,那不也是可以反过来干预军队?如果这个枢密院一旦成立。那文官就失去了干预军队的资格,都是由武官来管理。虽然武官也无法干预政治事务,可是总体来说损失却是文官比较大。因为天下太平的时期大多数时候都是比战乱时期要长,所以文官掌权的时期比武官掌权的时期要长得多。这么一相比,还是文官损失比较多啊!

他们既然作为执政者。看得目光自然更远,他们能够看到的自然更深。尤其是房玄龄杜如晦这种名相。他们明显已经知道了未来的展了,文官无法干预军队,武官也无法干预政治。而唯一的交汇点就在于皇帝这个最高的人,皇帝才能够横跨军政,这样能够维持皇帝的权力地位了。

“大家认为如何?”李君羡问道。

房玄龄马上问:“李将军,那按照你的计划,那以后文武就彻底平等了,文官有尚书省,而武官有枢密院,这个都可以作为最高的权力衙门。而武人也可以成为枢密院的执事,也可以算是和文官的参知政事之类的职位相等,成为‘武相’?”

“是的!武官也要有自己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样才能够划分出文武官员的权力,互不干涉。现在经常都是有些人身兼文武两重身份,这样很容易形成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这种情况要尽力避免,军政要彻底分开才行。”李君羡说道。

杜如晦马上问:“那军队和朝政的官员不能够互相任职吗?”

李君羡却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我没有让文武不能够交流,其实文官武官还是可以互相交流的。”

“什么?军政还可以互相任职?这个和以前有什么区别呢?”一个文官问道。

李君羡解释道:“军官想要到政府任职,可以称为转业,不过必须要降低一个大品级来任用,文官也是如此。并且,以后朝廷绝对不能够有身兼文武职务的人出现,要么在政府,要么就是军职,不能够身兼军政两种不同性质的职务。我提出的这个枢密院就是如此,彻底把文官和武官的区别划分出来。”

“那什么军官要转业?”杜如晦问道。

军官转业,这个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因为当军官好好地,可是却被调动到文职那里,这个当然令人有些不甘心了。

“我们军队是有一个任期的,三年调动一次。每一个职务任职三年之后,必须要换一个岗位,如果连续三次调动还不能够升职,那就转业降级去当文官了。而文官想要加入军队,那就必须要有皇帝的命令了。”李君羡说道。

“李君羡,你说官员是有人任期?三年必须要调动一下职务吗?”李世民问道。

唐朝其实并没有所谓的任期制度,一旦当了这个官职,就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只要你不出错,一般不会调动你去别的位置。在唐朝,想要调动位置,要么就是升迁,要么是降职,或者说因为某些原因平调。这种调动并不是固定的,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调动时间。所以有些人在一个位置上呆了几十年都是可能的。

最新小说: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八零好福妻 谍海偷天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