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是一个龙年。百姓传说,龙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或是大吉,或是大灾。总之这一年,从来不会风平浪静,定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腊月十九,清晨,献贼凿城的第四天。四川三司(注一)治所CD府的中心,蜀王府西门遵义门城楼。
蜀世子府大管事,太监曹三保轻轻在靴子中跺了跺脚趾头。
铅云低垂,细碎的雪针隐隐约约飘落下来。近处的雪针被城楼飞檐挡住,稍远的则落在城头上,转眼钻进青砖缝隙,变成一点点湿润,蓄积在一片片青苔或者一蓬蓬杂草的根系中。千年古城隐藏在一片灰白色的清冷中,几个郡王府的宫殿朦朦胧胧。除了远处的几声鸡鸣狗叫,城楼四周寂静无声。
一丝寒风悄然钻进身体,让曹三保不受控制地抖动起来。可曹三保多年侍候贵人练就的隐忍本事发挥了作用,在阴冷清寒的早晨,他的身体仍然能长时间保持着自然前弯,脸上挂着微笑,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曹三保知道,他背后有两个小宦官跟着看着,一个叫王四忠,一个叫李四贤,还有几个宫女在更远处随时听用。虽然这两个小的在自己面前比亲儿子还孝顺,但曹三保知道,宫里的规矩,就是无时无刻的争宠上位。自己稍一疏忽,被坏人旁边一捅,落在主子眼里,失了宠幸,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守王陵、刷马桶算是积德,直接拉出去打死,抛在乱坟岗让野狗啃食,这才是常事。想到这儿,曹三保身形泰然不动,耳中细细搜索着身后的哆嗦声。他心中暗暗得意:“两个狗崽子,实在还嫩点。”
“曹伴伴!”前头传来了声音,声音不大,没有火气。
曹三保瞬间收神,快进三四步,走到主子侧后。
“世子爷!”曹三保的腰弯得更低了,笑容更浓了。
“今天可有献贼的新消息?”
曹三保知道,世子爷问话的意思,是今天在城头上还能不能发现献贼的踪迹。四天前,即腊月十五夜里,献贼前队在CD府城的西北角趁雨凿城,几乎洞穿城墙,幸好被巡城官军中的董卜蛮兵发现,结果打了出去。CD府的城墙南、北、东有宽阔的锦江和南河(锦江与南河均是岷江内江支流)三面围着,墙根用条石堆砌,上面才是夯土包砖。只有西城墙外有条不宽不深的西郊河,而且全是夯土包砖,献贼凿城的就是这一截。第二天刚亮,献贼大队即出现在南城外。不久后献贼大队从南向北,绕过东城而去。队伍断断续续绵延数十里,整整走了一天。四川的大小官员,一面紧闭四门,一面火烧屁股似的抽调官军募集民壮上城御贼,一连闹腾了好几天,但献贼并没有再来攻城。十七、十八两日,城外都没有贼人的动静。今早王府已经派人打听清楚,子时没过,巡抚衙门就派了几拨细作吊出城去四处打探,至辰时已经全部回来。细作回报,省城四门外十里以内,都未发现献贼踪迹。现在各个衙门里没人知道献贼到哪儿去了,更不知道献贼会不会脑袋抽筋,重新杀回CD。
曹三保赶忙将自己知道的,一条条细细回禀。末了,曹三保小心地从背后打量主子神态,只见世子爷还是背着双手,嘴角没有丝毫动静,眼睛直直地望着宫外,却不知聚焦何处,只有右手指在左手背上偶尔敲击一下。曹三保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现在进言,说天气太冷,请世子回府。毕竟他作为世子府中的大太监,对世子的身体健康要负重大责任。他又是世子少年陪伴,说句本分尽忠的话也是没有过错的。只不过,曹三保这几天强烈感觉到,自从献贼薄城,世子的心思好像打了一个结,拴住的全是担忧和愁闷。
“这世道,天变了,人心会不会也变了?”曹三保心想,“自己还是再小心些。那些挨千刀的献贼!”
又站了小会儿,半边身子几乎冻僵的曹三保终于开了口:“世子爷,这天冷……”
曹三保话刚出口,却见少年的世子杨手转身:“走吧,回府。”
朱平槿的世子府在蜀王府的西北角,所以又被宫人称为西府。作为朝廷正式册封的蜀藩世子,西府也有一座正殿,规格与郡王大致相同。重檐歇山的庑殿顶,五间七架。殿内饰以丹碧,正中也有宝座,只不过比紫禁城奉天殿(满清改为太和殿)和蜀王府承运殿里的宝座小得多,正殿内的宝台也省略成了一级台阶。大殿东西两侧与正殿隔开,形成东西两阁,通过两座宽阔的垂花门与正殿相连。东阁是朱平槿平时起居的地方,西阁则是朱平槿的书房兼办公室。
西阁内很暖和,大殿地下有烧炭的火龙。外面天光暗淡,窗纸又遮住不少,阁内自然幽暗。窗下正中摆放的一张楠木大漆书桌,镶嵌着玉石和螺钿。因为不久前重新上漆磨光过,所以漆面很亮很光滑。书桌后背靠西山墙有长排书架,堆满了大叠书籍。屋内还有摆架,上面好些个玉器摆件,凸显主人的品味和爱好。
两个宫女静静地走近,一个从漆盘上拈起一盏热茶,轻轻搁在桌上;另一个从宫灯中引出火种,把房间四角灯架上的琼烛一一点燃,又重新罩上灯笼。宫女动作很轻,然而光线的变化还是惊醒了书桌前陷入沉思的朱平槿。
看着宫女小心退出,朱平槿又瞟了眼垂首随待的曹三保,没有说话。朱平槿穿越时空后检查过自己,身体应该是前主人的,意识也有前主人的残留。这副躯体长约一米五六,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川人的个子都不高,对于一个注册年龄(虚岁)十四岁的少年来说,个子不算矮了,而且以后随着年龄还要长。开始他还小心翼翼,生怕哪里漏了马脚,被当成冒牌货处理。自从前日上殿叩拜了父王朱至澍,并以蜀世子身份接受了四川一众大员的拜见之后,朱平槿已经不太担心自己的身份穿帮。这个世界,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除了爹妈有资格怀疑自己外,眼前这帮奴婢谁敢起一个多余的心眼?
整整三百七十年的时空穿越,不是身体的穿越,是灵魂的穿越。郭东风的《甲申三百年祭》,几乎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学习过,朱平槿也不例外。从甲申天变开始往前推算,历书上说今年是庚辰年,还有几天就过年。那么明年是辛巳年,再后面是壬午年、癸(GUI)末年、甲申年。李自成进北京,张献忠屠四川,就是在甲申年初。朱平槿板着指头算了几遍,终于确定了目前身处的年代——崇祯十三年就是公元一六四零年。至于今天是西历几月几号,没有中西历法的换算标准对照点,朱平槿就自叹无能为力了。不过这完全没有给朱平槿带来烦恼,因为他已经很快适应新的时间标准体系,自觉自愿转用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农历来计算天数了。
满打满算,自己还有三年多的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宿命。
朱平槿端起茶托,缓缓用盏盖拂去漂浮的叶片,鼻中深吸盏盖收集的茶香,然后才轻畷一口。应该是秋茶,朱平槿用自己常年的机关工作经验做出判断。
“蒙顶山的茶?”曹三保过来接茶盏,朱平槿随口问道。
“世子爷真是好记性!”曹三保由衷地夸上一句,“这是山顶秋天的茶。春天的尤其是明前的茶质地最好,只不过这时节放陈了味重,还容易跑味。冬天喝秋茶,新鲜养胃。我们自己庄上产的甘露,送进宫来供爷们尝尝。王妃安排了,富顺、太平、石泉、内江、庆符、德阳,他们几个郡王府都有,捡上好的送去了几百斤。听小的们说,今年茶山大旱,缺了雨水,连山上那口从不干涸的古井(注二)都见了底。庄上管事督促着庄丁从山下挑水浇树,这才好容易保住了今年的收成。小的们还说,今年CD、邛州、雅州和嘉州的茶还好,叙府、泸州那一片的茶先是天旱,然后又过贼,一年的收成损失大半。收成少了,市价就贵,如今松潘、打箭炉(注三)那边的茶马市行情好得很。小的们说,如果爷们都说好,明年叫庄上再送些来……”
喔,朱平槿想,千万别忘了自己是中国最大的几十个地主家的少东家,这就是家情。搞清了自个的家情,也就相当于搞清了几分之一的省情,也才有制定当前和未来一切政策措施的依据和出发点。
“蒙顶山世子爷还没去过吧?王妃娘娘早些年派奴婢去过一次,山上还有茶神陆羽的庙。这庙据说常年香火不断,周遭的茶农都信得很。这天下制茶,就从蒙顶山开始。蜀地之茶,天下第一;蒙顶山之茶,又是蜀地第一。据说宋时,这蒙顶山每年可收茶叶一两百万石……”曹三保觉得主子心情好些了,自己有义务继续保持,所以放开话匣子,自告奋勇地为朱平槿介绍起蒙顶山周边的名胜和好处来。
朱平槿很配合地时不时点点头,这让曹三保有点放松,于是朱平槿不经意插了问题,“雅州的好地方应该不少吧?从蒙顶山到雅州的大路好走吗?”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曹三保愣了一下。不过随后他便答道,他原是奉王爷之旨意巡查王庄,去得最远的庄子离雅州还有二三十里路,没去过雅州城。路还是好走的,不过他记得过了邛州,路就变得有宽有窄,窄的地方两车相错都难,路面也不平,坑坑洼洼的。山上偶尔还滚石头……
“没说假话,值得信任。”在曹三保回答问题时,朱平槿注意观察了他的语气和神态,“诸事上心,记忆力好,叙事条理清晰。缺点是气场不足。适合当办公室副主任,分管内务。”朱平槿结合过去的机关工作经验,初步下了一个结论。
这条路有必要派人精确勘察。朱平槿朦胧中记得小时候曾在路边小地摊上看过一本盗版书,挺薄的册子。破烂的封皮,发黄的书页,名字叫《张献忠屠蜀记》。书中好像说张屠夫最多打到了雅安(注四)。雅安后面两条路,一条路去天全,一条路去芦山,连接点是飞仙关。附近的关隘不少,好像樊哈儿率领的川军就是在此挡住了张国焘,逼得四方面军重过草地。由此可见,雅安周围地形很好,好歹可以抵挡阵子。雅安后面还有天全、芦山,宝兴,重重大山,藏几个人应该可以。从雅安向西就是泸定,大渡桥横铁索桥寒……从雅安向南就开始进入彝区了。张献忠,彝族人民欢迎您,哼哼……
诸事都得抓紧布局。布局完成了,起码一两年才有效果,还不知道效果有多少,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不过,朱平槿脑袋中装的事情再多,还是压不下那个凶悍的影子。
首先得把这件事办了,朱平槿压下心中的浮躁和烦闷,定下了决心。
注一:明代省一级政区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个衙门。
注二:这口井还在蒙顶山上。
注三:即康定的旧称。
注四:实际上张献忠最远打到了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