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很快告一段落,蔡子卜“休养”了一段时间又开始上朝了,绝口不提之前的,全当没这回事一样,其他人见状,即便心中鄙夷,却也不好开口嘲讽,总还要看在太后的面子上。
王平没有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因为这种“赢”其实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只能让对方更警惕一些,而对对方来说,也没什么太多负面影响。作为“赢家”,王平不好不依不饶地传扬这件事,而且,之前的功绩还在,在没有足够的证据之下,他也无从指责对方抄袭,于是,也只能不了了之。
好在蔡子卜之后识趣多了,没有再“编纂”出什么书籍,彼此之间也算是相安无事。
“潮州一事,众卿家有何看法?”
太后朗声问着,昨日接到奏折,潮州官员渎职,河堤不固,正逢今年夏季雨水多,形成洪涝,冲毁堤坝,附近农田县城被毁严重,流民四散,若不及时处置,可能会出现一些乱象。
一位大夫出列,冲着前方御座行了一礼,正要说话,便被蔡子卜抢先了,他面色严峻,说:“此事不可拖延,救灾迫在眉睫,流民的安置也需要安排妥当的人选,更应派人去处理潮州官员渎职一事,不可让百姓对朝廷丧失信心,除此之外,”蔡子卜在此处顿了一下,环视下方诸位官员,道,“臣更有一层隐忧,大涝之后必有疫病。臣请旨,愿往潮州一行。”
没有想到蔡子卜会如此说,苏公公脸上有着惊色,看了蔡子卜一眼,也不知是从他那里得了什么暗示,很快又泰然自若地目视前方了。
纱帘之后,太后传来有些犹豫的话语:“太师身为朝中重臣,岂可身临险境……”
“禀太后,”蔡子卜上前一步,对着御座方向躬身一礼,打断了太后的话,抬起头来的时候,目光直直地看向纱帘后被光影勾勒出来的柔和轮廓,坚定地说,“蒙太后赏识,臣位列一品,但无寸功,岂敢倨傲?此次国逢大难,正当我辈读书人一展才华之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臣愿身先士卒,平潮州之乱,以报太后知遇之恩。”
说罢,蔡子卜再次躬身成直角,一礼行毕,再次直起身来的时候,也有了几分傲然之姿,回视朝堂诸公,一副大义凛然,为国牺牲的架势。
王平的嘴角几乎忍不住抽搐,潮州那地方属于典型的“长江流域”,就算是官员好好修堤好好养护,逢雨水多的时候还是免不了要冲毁几处堤坝。这次的“严重”也是相对严重,早已翻阅了往年资料的王平表示,只要派一位治河有经验的官员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流民什么的,哪年的收成不好了,都会有些流民出来,这是土地兼并引起的。自然灾难或者官员渎职都是爆发的引子,并非根本性原因,所以,与其说那些,不如先好生收拾乱局,等到一切平稳了,再考虑其他的问题。
这等早有成例的处置方法根本用不着如何紧迫,事实上,在早朝之前,王平就已经想好了几个可以派往潮州的官员,同时也有了一些应对的腹案可以跟他们说一下,没想到……
“国逢大难”——每年至少一次的洪涝而已。
“平潮州之乱”——潮州还没乱起来,顶多是流民四窜好不好,不要夸大事实!
尤其那所谓“国逢大难”“我辈读书人一展才华之时”,难道国家太平的时候就不需要有文化的人一展才华了吗?防微杜渐不应该才是“才华”吗?怎么非要“乱世”造“英雄”?
再听到那“四为句”的时候,王平微微蹙眉,这“四为句”的确不错,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容易听得人热血沸腾,升华境界,但,能说一下这和潮州的事情有什么因果关系吗?
不管王平怎样想,太后大约是被感召了,同意了蔡子卜所请,表彰赞赏了一下这位“一品”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示若是人人都有这般态度,定然可以让国家越来越好什么的,之后还特意给了蔡子卜一支千人护卫军队,同时提升了蔡子卜的权力,允许他可以“先斩后奏”,“全权监察潮州官员行事”,另外还赐了一块儿金龙令,表示见令如见君。
诸多特权让诸位大臣都默了,等到再问有无事情启奏的时候,一片静默,停了一会儿,便有太监喊了退朝。
“我倒真看不出这蔡太师还有这等志向,让人听得热血沸腾。”
大将军没有急着走,来到王平身边,跟他说了一句。
王平抬眼,看到大将军的神色,微微一笑:“年轻人么,总是希望建功立业,他若真能做到那般,也是好事。”
“相国大人也还年轻,何必这般老气横秋。”大将军打趣了一句,又道,“我是老了,这朝堂可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说完,拱了拱手,直接走了。
王平顿了顿脚步,看着大将军先离去,有几个文官凑过来以眼神询问可是发生了何事。
大将军说话声如洪钟,适才也不曾刻意压低声音,自然有不少人听到,瞧着周围人的眼神,王平微微一笑:“既然蔡太师已经身先士卒,咱们也不好坐享其成,后续安排也要跟上才好……”说着招呼文官集团自去议政堂商量事情。
对于这次潮州洪涝,王平也有些自己的想法,想要试着实施一下,看看能不能行。若能行,也会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若不能行,也只当一个提议,留待后来人完成。
他从没有因为自己掌握了许多世界的知识就想当然规划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历史是发展的,但发展的方向并不一定要相同,否则,也少了些绚丽多彩。
他所能做的,就是在时代的范畴内引入一些先进的观念和看法,不需要更多人认同,只需要让他们睁眼看世界,不至于局限了目光就好,至于以后要怎样发展,如同水有水道,山有山脉一样,它自己总会成长的,不需要人直接拿着棍子纠正。
哪怕是错误的成长,也未必是没有收获的,至少,它以后不会再有同样的错误,也会让更多的人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
一个人,不能够做所有事。所以,王平也在致力于培养一些比较能够接受自己观点的官员,因此成为党派也是无可奈何,人以群分么。若是真的无法群党了,这等孤臣,又能做成多少事情呢?
经过一番议事,下午的时候,王平指派的官员便带着一些指令先行开拔了,倒是蔡子卜,还被太后留着叙话,怕是要等到明天才能够出城了。
次日,阳光正好,蔡子卜打扮得精神抖擞,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从城门而出,回首遥望的时候,还不忘高声宣誓了“四为句”,惹得周围不少围观百姓目露崇拜,仰头注视着这一支队伍离开,不过千余人,气势倒是颇足。
这日早朝因此取消了,王平好容易睡个懒觉,也没有早早去目送蔡子卜离城,太后倒是想要让百官相送,但那么多官员也不是没身价的,哪里肯自降身份去送一个寒门士子,各自找了托词不去。
王平也找了托词,说是事务繁忙。这话也不全是假的,国家这么大,哪里就一个潮州了,同样的雨水,同样的一条河流,流经的其他州县也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比潮州好一些,却也需要人去处理。还不到秋收时候,各地的存粮未必充足,一时间也未必能够顾及全部,总要人调度安排,避免流民因为吃不饱而生出乱子。
再者,疫病之事也确实需要防范,生石灰,米醋之类,都要准备好,还要尽量组织医护人员赶赴各地洪涝州县,尽量挽救生命,消灭疫病于萌芽阶段。
至于知识宣讲什么的,王平没有费那个神。很多东西,都是在有能力的时候才能讲究,在即将渴死,又没有柴火,没有引火石,没有锅,等不及水烧开的时候,难道真的为了要把水烧开,防止什么闻所未闻,肉眼不可见的病菌而活活渴死么?
总是要喝的。而衣服的换洗问题,理由同上。
所以,这种基本可以预见是白费力气的活计,还是让蔡子卜去尽心尽力吧,希望他不要为了凑足流民烧水洗衣服的柴火,而让周围的水土都被破坏了。没有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什么的,治理起来可不容易。
“……真想像蔡太师一样,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还能有这等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慷慨激昂,我辈读书人当如是!”
随着时日的过去,林杰似乎已经从丧母的悲痛中走出来了,从外头回来之后,忍不住跟林珍说起那蔡太师的种种来,作为朝堂上最年轻且英俊并有才华的一品大员,蔡子卜在百姓之中的声望极好,他的成功之路就像是一个已经被证实可行的通天之梯摆在众人眼前,不少人都动了心思,想要像他一样。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蔡子卜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偶像,尤其是那些风闻蔡子卜提议科举制度,给寒门学子大开门路的人。
“蔡太师那么厉害啊!”林珍也看过那本,觉得能写出这等书的人一定是极厉害的,更何况,听了林杰转述的“四为句”,林珍眸中闪亮,那该是何等样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心愿,让人心向往之。
没有打断小儿女的谈话,正是年轻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崇拜的人,若能因此上进,也是一件好事,至于其他,王平还真不觉得蔡子卜算是自己的政敌,需要打击隔离,所以也不愿意在儿女面前多谈此人,毕竟,除了抄袭一事,他还真的没什么不好的事情让人摒弃。
悄然路过的王平不会知道,就因为这种不够重视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以后的儿女离心,让这一生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