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事关重大,朱由检只是简单提到,让群臣制定更完善的办法。
在追赠于谦为肃国公、让他的后人世袭指挥使后,朱由检开始了自己的又一个封赠——
封神!
这是他根据天子的权柄,创造出来的权力。
作为天地之子,皇天后土在人间的代言人,天子在国祀神系中的位格在仅在皇天后土之下,在人间更是至高神——
就算是天上的神仙,到了人间也要接受天子册封、尊奉天子旨意。
朱由检能以天子的身份,册封天地神灵。
所以他装模作样地道:
“前些日子太祖成祖托梦,说是人间杀戮太过,导致天地混乱、四时不定。”
“故而灾祸频发,天下生民受苦。”
“太祖、成祖不忍,应后土皇地祇邀请,分出化身担任两京都城隍。”
“率领天下神祇,助大明渡过此灾!”
这话说得群臣大惊,很多人面面相觑,不知皇帝是装神弄鬼,还是真有此事。
刘宗周斟酌一番,在群臣的目光下率先开口,向皇帝道:
“陛下,子不语怪力乱神。”
“圣人之道,中庸而已。舍中庸而求之於奇诡者,怪也;求之於功利者,力也;求之於邪患者,乱也;求之於玄虚者,神也。皆惑世诬民之道也,故圣人不语之。”
“佛、老之说,神之属也。”
“望陛下尊奉正道,行圣人之道。”
意思是让皇帝不要装神弄鬼,好好的正道不学,却用佛老之道。
朱由检对此思量已久,怎么会轻易放下心思,向群臣道:
“后土为国祀正神,并非佛老之属。”
“《尚书》曰:厎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太祖、成祖应后土皇地祇之邀,分出化身担任两京都城隍,统领天下城隍、土地社神、山神、河神等神祇,是为稳固天地。”
“此非怪力乱神,是祖宗见朕孝顺,下凡相助于朕。”
这种说法,不可能让群臣轻易接受。但是皇帝说这是他孝顺祖宗得到的帮助,群臣也不敢反驳。
难道他们要指着皇帝的鼻子说你其实不够孝顺、祖宗不可能下凡帮助你?
那样能不能阻止皇帝不好说,反正会把皇帝得罪死。毕竟一个不孝的皇帝,有可能被人从皇帝位置上赶下去。谁都不敢拿这个罪名,轻易指责皇帝。
所以群臣听闻此言,一时陷入沉默。实在是孝道的名义太大了,他们在找到合适的言语前,不敢对此乱说。
朱由检不给他们组织语言反驳的时间,继续道:
“太祖成祖告诉朕,天下原有的城隍、土地等神,已经功德圆满,将要回归地府。”
“所以新的神祇,由他们重新任命。”
“目前已册封国初功臣为神祇,并且让朕把紫阁功臣和紫阁贤臣报上去,册封城隍、土地。”
“朕奉太祖成祖之命,拟封于谦为浙江省城隍,来日祭祀之时,求得太祖、成祖应允。”
说了这么一圈,群臣之中脑子灵活的,隐隐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原来是打算用封神的名义,掌握他们的身后事。
这对不信神的臣子来说,是无所谓的事情。毕竟他们不信神,自然不在乎这种事。只是不满皇帝用神鬼之说治国,觉得不是正道。
但对相信神鬼存在的臣子来说,诱惑就很大了。他们虽然不知道皇帝被太祖成祖托梦的事情是真是假,但是天下的神祇,确实要受天子册封。没有得到册封的,都是邪神淫祀。
他们想要被立庙、想要被人们一直供奉,就得被天子册封,得到正神之位。
一时间,群臣心思浮动,对皇帝的说法,反对不再那么坚决——
实在是当今皇帝在封赏上太过大方,只要他们能立功,不说像于谦那样成为一省城隍,当上家乡的城隍或土地应该没问题。
那样自己就能被家乡人世代供奉,家族也能因此受益。
在场的臣子大多六七十岁,到了考虑身后事和儿孙福的时候,皇帝这个说法,自然对他们很有诱惑力。
甚至一些人想着,自己以后死了,也能到地下追随太祖成祖任官,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
这让他们心中,对太祖、成祖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之间,开始敬畏起来。
擅长揣摩人心的温体仁,敏锐察觉到这种变化,率先向皇帝道:
“旧制,有某府某州某县城隍之神,由当地官员祭祀。”
“不知省城隍是何级别,应该建在何地,由哪些官员祭祀?”
朱由检听闻此言,对温体仁很是满意。因为他没有纠缠于太祖成祖托梦是真是假,而是直接把这件事当成真的,并且进行讨论。
以温体仁礼部尚书的身份,他在这件事上会影响很多人的倾向。朱由检高兴地道:
“省城隍的职位,是太祖成祖接掌城隍神系后,新制定的职位。”
“除了两京都城隍外,各省城隍最高,统辖麾下所有城隍、土地。”
“省城隍的庙宇建在省城,由布政司官员祭祀。”
“例如于谦的省城隍庙,可以建在杭州。其原本祠堂保留,可改为省城隍规格。”
太常寺卿李标,小心翼翼地道:
“陛下,杭州吴山城隍庙城隍周新,他要如何安排。”
“若是再建省城隍庙,岂非同城而居?”
俗话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总不能到地下当了城隍,还来个省府同城、或者省县同城吧?那样低级别的城隍,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
朱由检对此也有考虑,说道:
“城隍保境安民,接引亡者魂魄入地府,使其不在民间为乱。”
“省城隍辖一省、府城隍辖一府、州城隍辖一州、县城隍辖一县,各有职司,并无混淆。”
“周新是杭州府城隍,独立管辖杭州府城隍事务,但是也要受省城隍于谦命令,作为省城隍下属。”
“省城隍可在一省巡游,被省内各地请去建立城隍庙,省外则需要城隍司特批。府城隍只在一府,没有跨府能力,如果要在府外建祠,同样需要特批。”
这是把官场的那一套,拿给城隍去用。把城隍这个国祀神系的神祇,打上了更强的朝廷色采。
太常寺少卿曹思诚,曾奉皇帝命令厘正神仙体系,此时出言说道:
“陛下,各地城隍祭祀已久,多数止称城隍之神,有的却有姓名,这些应如何安排?”
“是让他们留任,还是任命新城隍替代?”
朱由检听他说过晋江城隍庙的事情,知道擅动城隍可能引出乱子,思索之后说道:
“各地城隍按理说已经功德圆满,应该要回地府享福。”
“但是如果当地的民众执意留任,朕也会告知太祖成祖,请两位先祖把这些城隍留下来。”
“原本没有人担任的城隍之位,朕会尽快推荐功臣贤臣,告知太祖成祖。”
说着,他又向太常寺官员下令道:
“太常寺除了僧录司、道录司,还要组建城隍司,专门培养祭司,负责城隍土地等神仙的祭祀事宜。”
“祖上有被册封为城隍的家族,可以派遣子弟去城隍司学习,学成以后到祖上的城隍庙担任祭司。”
“让各地的城隍庙人员派代表来京,商定城隍祭祀礼仪和斋醮科仪。厘定祭司等级,并且派遣人担任随军祭司。”
这是他仿照后世的随军牧师,设立出的职位。
在没有坚定信仰的情况下,很多士兵在上战场时,会产生怕死情绪。
随军祭司或许不能让他们不怕死,却能减弱这种情绪,让士兵有个心理安慰。让他们知道自己即使死了,也有神灵照应。
朱由检需要一整套送死往生的礼仪,抚慰士兵心理。
这种做法,在大明也不新鲜,因为军队里面,有时也会请和尚、道士做法事。现在只是把这种事情规范化,改用城隍司培养的祭司。
群臣听到之后,却是心中激动。
因为皇帝允许城隍的后人担任祭司,无疑在代表着,皇帝允许各地的城隍庙,成为他们家族的世业。
这几乎就是变相的封世职,让祖上有城隍的家族再落魄,也能在城隍庙混饭吃。
有了这个世业,他们家族的子弟就能潜心读书,以后在科场上复起。
大明的军籍进士如此多,不就是因为他们有世袭军官职位,能培养家族子弟吗?
所以现在的文官,对武荫趋之若鹜。对皇帝设立的这种城隍庙,同样也很心动。
可以说,只要被皇帝册封为城隍,他们的身后事就不用担心,而且家族的子弟,也会受到余荫。
这让很多官员,从内心支持这件事,纷纷开口赞同厘正城隍祭祀,觉得这件事很有必要。
刘宗周看着这种情况,心中叹了口气。此时他如何看不出,皇帝是在用城隍的神位和城隍庙收买群臣,鼓励官员立功,以后被封城隍。
这件事有众多官员支持,他也不好反对。而且城隍也确实是国祀正神,是后土皇地祇麾下,守护城池的神祇。
儒家说是敬鬼神而远之,却不代表他们不拜神。很多儒家士子,会拜各种神祇。就连刘宗周自己,也会祭拜城隍神。
皇帝以功臣贤臣为城隍神,把祖宗崇拜、家族世业等等关联到一起,让群臣再没动力反对。很多人都能猜到,这就是朝廷设立的名宦祠,只有做出功绩的名臣,才能成为城隍。
所以刘宗周想明白后,主动向皇帝请求道:
“各地城隍祭祀礼仪混乱不堪,臣奉命重制礼乐,请参与规范礼仪。”
“以圣贤传下来的正道,规范城隍祭祀。”
朱由检闻言大喜,因为刘宗周的表态,代表着最坚持正统的儒家士人都认同了城隍祭祀,所以他当即道:
“先生是礼法研究中心主任,所有礼仪法律的上的事情,尽皆可以参与。”
“城隍司的事情,还请先生指点。”
让太常寺卿李标、少卿曹思诚和钱谦益,都要配合刘宗周。
李标和曹思诚还没什么,他们巴不得刘宗周参与这件事。
钱谦益却是面色一苦,知道自己又被刘宗周压了一头。作为太常寺的少卿,本来这件事他能名正言顺参与。却无奈他对太常寺的事情根本不上心,近期在忙着给以前的文章和四书五经加标点,推广自己的学问。
这让他在太常寺的事情上,都落后于刘宗周。而且皇帝对他的圣眷,似乎也不如以前。
『看来还是要做事,不做事皇帝就不理会。』
『当今陛下,真的是只看实事,是实事求是的皇帝啊!』
心中泛起这个想法,钱谦益想到了皇帝登极以来,很多官员向皇帝上疏提建议。
对这些建议,皇帝表面上很听从,然后让他们放手去做。只有做出成果的,才会被皇帝继续关注。那些说大话的,现在大多已没有声音。
所以钱谦益领悟到,自己要不断做事,才能一直有圣眷。
像以前那样优哉游哉地当官,已经不合时宜:
『该做什么事呢?』
『难道真的要像陛下暗示的,对超级有产者征税,或者逼迫他们分家成为恒产者?』
『我自己这样做没什么,但是让天下人都这样做,那可实在太难了。』
『估计我提出来以后,会被很多人攻击!』
想到自己前段时间把产业分给族人,钱谦益隐隐还有些后悔。若非皇帝用钱千秋案逼迫,他不可能迎合皇帝修改《恒产论》,并且主动践行。
前段时间,皇帝暗示他更进一步,在朝堂上提议践行《恒产论》,制定法律对超级有产者征税。钱谦益心中退缩,还没有敢上疏——
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他是真的不愿为。
只是看着刘宗周不断扩张职权,还得到皇帝的信任,钱谦益又觉得自己若是再犹豫,可能被刘宗周彻底压制,再也超不过这个人。
所以他已经盘算着,要如何完成皇帝的暗示,却又把自己摘出去。
心中转着这些念头,钱谦益又听到皇帝对城隍司的事情,做出很多安排。除了任命官员做正神之外,还吸纳本相名宦、有功绩的吏员、有名望的乡老做从神,或者去乡间做土地。把土地神纳入城隍麾下,作为城池外的小神。
这让钱谦益心中盘算,自己以后死了,是能当上城隍,还是一小块地方的土地?
这让他的心中,建功立业的心情更迫切起来——
他可不想将来死了,被人指着一座乡间小庙,说那就是土地神钱谦益的庙宇。
至少也要当个城隍,在城池里面有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