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猫小说 > 女生耽美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262章 募兵准则,五大营初步构思

第262章 募兵准则,五大营初步构思(1 / 1)

卫渊未离京时,他与赵祯的态度都很明确。

新军,也就是荡虏军,不允许有任何人乃至任何外部势力染指。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保证荡虏军将士的作战能力与水平。

只是,听杨怀仁那么一说,卫渊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有可能就连官家都觉着,自己是在有意控制新军。

或者是赵祯疲于应对那些勋贵与宗室子弟,想让卫渊自己去出面解决。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都会给卫渊带去麻烦,“知道了,这事我会去解决。”

当卫渊站在荡虏军大营中的那一刻,所有将士,就像是看到了主心骨一般,齐齐单膝下跪作揖道:

“拜见卫帅!”

更有甚者,将手中兵刃高高举过头顶,不停地呼喊着‘卫帅’二字。

身在荡虏军中的将士,相较于其他禁军来说,可谓享有不少的特殊待遇。

比如,荡虏军将士的粮饷是最高,阵亡的抚恤金也是最高,他们穿着的甲胄,手里握着的兵刃,都是大周最新也是最好的产物。

除此之外,荡虏军的将士还经常开荤,营养这一块完全跟得上。

没钱了,卫渊就厚着脸皮去找韩章要。

韩章不给,文彦博总会给。

除非他们二人都不想拉拢卫渊。

但这军改一事一出,二人此刻都是想着拉卫渊入局。

除此之外,身为殿前司都指挥使的卫渊,也能支配殿前司的财政收入,这也是一笔较大的进项与开支。

再加上去岁时,与东南各望族、商贾签订的友好契约,使卫渊每年能够进账百万两银子左右。

总之,卫渊能给荡虏军申请的福利,几乎都申请了一个遍。

别说卫渊的身份有多唬人,名号有多响亮。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倘若自己是荡虏军的将士,拿着远高于同行的薪资待遇甚至还有各种保障,谁不愿卖命?

将士们也都很清楚,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卫渊给的。

因此,他们对卫渊都很钦佩、推崇。

实际上,没有朝廷的支持,卫渊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与其说是卫渊给的,倒不如说是朝廷给的。

但是,将士们会记卫渊的好,不会记朝廷的好。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不愿让一方将领独自掌握一军的原因。

卫渊并未着急离开荡虏军,而是走入帅帐,打算写一份札子,陈述招募兵员之利害。

大周的军事制度,一般是子承父制,比如说,父亲在军中已经干得很老了,是都头,那么他的儿子一到军中,就能顶替父亲的职位。

再比如,像是勋贵、望族随便塞点人到军中,花点钱财,打通一下关系,就能捞到一个铁饭碗。

而荡虏军的诞生,彻底将这种铁饭碗给敲了个粉碎。

眼下,光是延边军改的策略还不行,在招募兵员上,也不能使用老法子。

去掉父子承袭制度,招募来的新兵,不仅要有年龄、身高限制,还要全方位的做体检。

曾经当过兵的父亲,倘若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当兵,可以优先安排体检。

说一千道一万,招募兵员,体检必须得安排上。

此刻,杨怀仁正守在卫渊身边,看到他的那么多奇思妙想,顿时好奇道:

“体检?这体检,可有个标准?都检验什么?”

卫渊解释道:“不仅是要请医师为招募的新兵诊脉,还要求对他们进行体能测试。”

“比如我们荡虏军中如今正在训练的奔跑、跨越障碍物等诸多环节,最终进行评测。”

“身体素质达标,而且没有明显家传病症的人,则优先录取。”

“.”

杨怀仁瞬间明白了,“卫帅这是要推翻世兵制?”

卫渊道:“不是推翻,而是取长补短,与新制相融合。”

“方才我已说了,父亲曾在军中当兵的,可以优先进行体能测试,并且适量减轻难度,达标即可录入军中。”

“除了体能测试之外,对于脑袋这一块,同样也要检测,问一些基本的问题,保证新兵不会出现痴傻愚笨之人。”

“那些勋贵望族不是要塞人进来么?一视同仁,进行体能测试,达标者可入军中,并且,招募兵员年龄限制在十八到二十五岁,过期不候。”

如此,无论是招募兵员,还是后续兵力储备问题,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

写好札子以后,卫渊打算亲自入宫面圣。

否则,他担心会像杨怀仁那样,札子根本就到不了官家身前。

或者说,到了,但官家也执意让三司留中。

以前的三司是中书门下与枢密院。

如今的三司,乃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至于枢密院所奏之军国大事,可单独向皇帝禀明决断,无需通过三司。

总的来说,现在大周的政治局面,能够左右国策施行与朝堂政治走向的,是‘四司’。

除了枢密院还有韩、文二相之外,三司之副长官,皆由参知政事来担任。

参知政事,顾名思义,就是可参与朝政,算是副相。

如此,参知政事这一职位权力大大增强。

韩章依旧是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乃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

文彦博的职位是‘平章军国重事’,实际上有枢密院这一机构的存在,文彦博无需过问太多的军国重事。

这一职位更像是虚职,位在宰相之上。

如果仅有这个职位,那就是空有噱头而无实权,怎么与韩章斗?

于是,复起尚书省。

平章军国重事加上尚书令这两个职位,才能勉强与韩章掰掰手腕。

党争归党争,朝务不能落下,更不能让万民不得休养生息,凡事也不能由两个人说了算。

于是,这个时候,就要加重参知政事的权力。

各方制衡,既能保证韩章与文彦博内耗的情况下,为将来太子登基扫清障碍,也能确保朝廷社稷不会被这些事情所耽误。

卫渊若不亲自上札子,而是经由三司或是四司审核看过之后,走流程,不知要浪费多少时日。

他现在,就希望将招募兵员的准则尽快定下来。

否则,不知还有多少人,多少势力在盯着荡虏军。

倘若那些人经过了严格的各项测试,进入到了荡虏军。

那么他们在这里,也将毫无地位可言,就从简单的兵卒做起。

只要卫渊还在世一日,就绝不会让荡虏军这方净土受到任何污染。

他想要保证这支军队的纯粹性。

稍后,卫渊便亲自前往皇宫面圣。

这时,已近傍晚,赵祯早就不处理政务,而是躺在龙榻上歇息。

听朱总管提及卫渊来了,他方才不情愿的将卫渊暂且请到宣政殿,

“朕不是让他在家中好生休养么?又因什么事过来了?”

朱总管搀扶着赵祯前往宣政殿那边,

“看卫侯爷的神情,似乎挺急的。”

急?

赵祯无奈叹道:“也就是这臭小子了,换做他人,都不敢这个时辰来打扰朕。”

待来到宣政殿,看到正襟危坐的卫渊,赵祯没有丝毫的好脸色,慢悠悠坐在龙椅上,沉声道:

“说吧,这么晚了,要见朕,所为何事?”

卫渊将刚写好的札子递给赵祯,

“官家,臣思来想去,如今我国朝招兵,年龄只要在十六以上,四十以下,都可参军。”

“臣认为,这个年龄界限太大了,不如就定在十八到二十五岁区间。”

“还有一些招募兵员的基本准则,臣也都写在了札子里,还请官家过目。”

募兵准则?

赵祯来了兴致,认真地看了起来。

对于卫渊提出的,各项体能测试很是认同,

“如若按照这个方法来募兵,倒是能够极大程度改善冗兵问题。”

“只是,朕去哪里给你找那么多青壮年来参军?”

这个问题,卫渊早已想过,“官家,您知道如今算上镇守我大周各州县的军队,总计有多少人?”

赵祯微微皱起眉头,“朕记得,嘉佑三年统计过一次,约有一百多万?”

卫渊直言道:“全国军队,包括禁军与各地厢军,总计一百二十七万余。”

“官家可知,自太宗皇帝御驾亲征以来,我们对外发动国战,投入兵力最多为几何?”

赵祯想了想,道:“应是太宗北伐受挫的那几战,如高粱河之战,将我大周开国精锐尽丧.”

卫渊点头道:“实际上,太宗皇帝当年北伐,或者近代以来的几场国战,我大周投入兵力至多四十万,其余皆为民夫,约五六十万人。”

“可民夫不算作是军队当中,每次国战,以我大周实力,至多能支撑三四十万人多线作战,官家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赵祯陷入沉默。

卫渊继续道:“大多时候,太多州县将士,根本就是无用,说是闲时务农,战时从军,但如若真调动百万大军作战,又需多少粮草供给?”

“上百万将士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全副武装,佩戴甲胄?”

“官家,上百万大军,太多了,我大周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

这话换做是谁来讲,只要那个人不是武将、勋贵,赵祯都能理解。

但这话从卫渊的嘴里说出来,赵祯却觉得有几分诧异。

“你想要裁军?”

赵祯惊讶道。

按理来说,身为武勋,定是乐意见到全国军队只多不少的。

像是卫渊这样提出裁军的武勋,却不多见。

“臣议先改延边军制,将募兵准则提出,就是要进一步筛选壮力为国效劳。”

“臣有一个大胆的构思,一旦延边军制改革成功,则推行全国,大裁军,将冗兵问题一劳永逸。”

卫渊语出惊人。

赵祯像是被震撼到了,接连咳嗽几声。

裁军一事,他不是没想过。

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哪怕是裁十万军都无比艰难,这当中会遇到很多阻力。

“你想要裁多少?”赵祯眯着眼询问。

卫渊道:“据臣估算,裁军三十万,不再设厢军,只留百万编制。”

“西北三十万,北方三十万,京畿二十万,东南方向十万,另有十万,驻扎在蜀道一带,以备不时之需。”

“不再设都军制,以大营来代替,设立五大营,五营之下再设诸军,归朝廷统一调遣,不再是以繁琐的各州县驻军为主。”

“届时,军事与地方民生经略彻底分开,作战之时,彼此互通有无,攻防兼备,皆听从朝廷调遣,省去诸多麻烦,不至于贻误战机。”

闻言。

赵祯下意识点了点头。

无论这个方法可不可行,他都觉得,设想很好。

如今大周的军队,的确如卫渊所言那般,散于各州县,而且番号繁杂,并不统一,难以一时间尽数调配。

用卫渊的话来说,就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所以,你今日来见朕,还是想要在延边搞军改?”

“将延边三十万大军划分为三军,一军领十万兵力,该军指挥使谁来担任?”

“若是想前朝末年那般,藩镇割据,届时,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你吗?!”

赵祯深深皱起眉头。

卫渊作揖道:“官家息怒。”

“为防止边将做大,可三年一换任”

赵祯冷笑道:

“换任?说得好听,但来来回回,不还是那几名边将?”

“短期尚可,日子一久.”

卫渊突然接过话茬,“今后,在我国朝境内,设立五大营,每营麾下设诸军,每三到五年,五营都指挥使,军指挥使,对调换任。”

“待五营都换防一遍,差不多,也到了营都指挥使或军指挥使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听到这里,赵祯面色缓和,道:

“既如此,你们殿前司,还有步军司,马军司,就无存在的必要了。”

“就连兵制,也要改,你可想清楚了?”

卫渊拱手道:“这一点,臣的确还没想,不是想不到,而是还不到时机。”

“当前要紧,是将延边军制彻改,以防西夏反扑。”

“他们突然成立六大军司,摆明了,就是要在休养生息过后,与我国朝死磕到底。”

“官家,此事,不可不察,不可不提防!”

卫渊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要改革延边军制。

赵祯是担心如此大刀阔斧的整改,会出问题,万一真引起内乱,哗变,或是让某个边将趁机做大,不服管教了怎么办?

最新小说: mr学神他真香了 灵气复苏我的肉身无上限 绑定CP系统在恋综爆红了 恶女改造直播[快穿] 我在洪荒提取属性 三国,开局被曹操偷听心声 术士肖恩(H) 恶毒反派和男配he了[快穿] 勾引高冷篮球队长 含羞待操(高h,人外,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