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猫小说 > 其他类型 > 从今天开始亲政 > 第168章 御前会议

第168章 御前会议(1 / 1)

……

永平十二年成为了历史。

新的一年开始了。

元宵过后。

刘玄在天宁宫,召见内阁大臣,开御前会议,对去年的收支进行结算,对今年的收支进行预算。

自刘玄亲政以来,高洁、周成这掌管户部的,就感到很轻松。

皇帝节约,不乱花钱,颇有昔日大汉朝文景之气。

宗亲勋贵这影响财政收支的弊病之源,又被剪除了!

支出减少,而收入增加,财政压力松缓。

虽有编练新军的新增开支,但收支平衡,没有压力,更没有产生亏空。

作为内阁首辅,又是主管户部的,高洁心情愉悦的向皇帝及同僚报账。

账目其实大家都清楚。

去年,朝廷非但没有亏空,由于派新军去支援吴楚,军饷训练等成本转移,顺便多要了些;加上他们杀敌立下军功,获得的赏赐收入等(炎国军功标准,与向吴楚议定的军功标准不一致,略低,产生了一个差价),朝廷还有了结余,结余高达104万两。

正人君子,不苟言笑的高洁,报出这个数目,也不禁春风得意,露出了喜色。派新军支援吴楚的主意,可是他清流想出来的啊!

他却不知,这个主意,是刘玄暗地里操作,由张瑜而影响清流,借他清流之口,才说出来的。

刘玄看向高洁,满眼都是满意之色,嘴上说着好,心里却只把他看做是个木偶人。

可笑的是,木偶并不知道自己是木偶。

曹琳见高洁神气,心里便有气,暗说:[你神气什么?]立时就出班向皇帝吹捧了一番!

·这些都是陛下您的功劳啊!

·您真是个圣明的天子啊!

·臣等能在您手下做官,真是三生有幸啊!

梁集跟风。

直把皇帝,吹成了个千古一帝一般!

高洁、周成、王熙也跟着赞颂!

刘玄听得高兴,心里舒爽,嘴上笑说:“也是卿等之功。”

。。。

炎国这边,财政良好。

吴楚那边,虽然炎国援军驾到,打走了入侵的蛮军,但是,因此而付出的开支,却高达520余万两。

预想中的美好愿望:打退蛮军之后,军事压力减少,就能裁撤军队、减少开支、减少征收、缓和矛盾,并没有实现。

这毕竟摇动军方及变革派的利益,于是受到了抵制。

蛮军虽退,但威胁依旧在!

炎军虽来帮我们打退蛮军了,但是,他们在我心腹之中,更不能不妨!

军费开支依旧。

高征收依旧。

而内部民变,却又如火上被浇了一瓢油似的,突的更旺了起来。

所需开支,更加的大了!

请来炎军助阵,非但没有减少开支,还特么的增加开支了!

这是楚国高太后、吴帝都始料未及的。

另外还有查抄宗亲勋贵所得的金银宝物,这些经手过外廷,进入了内库。

数目外廷也约有估计。

刘玄是坦荡君子、圣明君主,美其名曰要积蓄起来,为将来发行宝钞做准备。并令曹少钦代表内廷,也报了账。

这项收入,仅金银,就高达:金87万余两,银2156万余两。(填补减免税赋的亏空后的数字。)

虽然早有估量,但是,当听到这个数字,高洁、曹琳等人,还是大吃一惊!

又议预算。

时近午膳。

皇帝赐宴。

吃过之后,高洁等回内阁休息。

下午又继续御前会议。

这回论的是士林学子非议新政的事。

这也是很重要的事!

天下士子,都等着看朝廷的回应呢!

刘玄以御前会议商讨此事,以显示重视!

一开场,他就定了调子:新政是必需要推行的!至于士林的非议,学子的反对,你们有什么办法?说说吧!

此事春节期间,曹党清流内部早就议论过。

曹琳义正言辞,把那些反对新政的学子,狠狠的批了一通,大扣帽子,说他们诽谤陛下、诽谤朝廷、诽谤朝臣,应该抓几个、杀几个,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刘玄心说:“这就是要采取暴力手段啊!”

他虽不排斥暴力手段。

但是,暴力手段是解决问题的、不得不用的、终极手段。

要是把这种终极手段,当做常规手段来用,那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酝酿出更大的问题!

梁集跟着曹琳应和。

学子奏请之中,确有言辞激烈的,可以用以扣帽子!

高洁、周成听了他们的主意,吃了一惊,连忙出列,表示反对!

高洁赞成张瑜的主意,应该先讲道理,道理说不通,对于顽固的、反对的,开除学籍、不准科举,也就是了,没必要扣帽子问罪,动手抓人、杀人呀!

如果因此而杀人,必适得其反!

难道朝廷只准士林说阿谀的话,不准提出异议吗?

提出异议就要问罪杀人?

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

道路以目,前鉴未远呀!

周成意见却与高洁不一致,更加的温和,主张不如向士林承诺,[不准商人科举]这个政策不会改变,以暂且安抚人心。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刘玄心道:“这打的是拖延战术。”

拖延一时,是可行的。

但能治标,却不能治本。

工商大兴,资产阶级壮大,他们的影响力将与日俱增!

增长的社会地位,不符合他们在“权力游戏中”的地位。

在权力集团眼中,他们只是长肥了的猪。

他们犹如案板上的鱼肉,任由权力宰割,财富难保,甚至性命也受威胁!

他们作为新发展起来的阶级,当帝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还威胁到他们,他们便势必会站到帝制的对立面!

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就是这样发生的。

在农业时代,资产阶级力量微弱,不足以动摇帝制,他们要生存发展,就得依附权力。

而当工商大兴,他们壮大起来后,经济影响大,朝廷财政大份额的依赖他们,其力量便足以动摇帝制!

刘玄心道:“帝制符合我的利益,要长久的维持帝制,就必需对帝制也进行演变,令其能符合时代的发展。时代在进步,帝制所代表的利益阶级,也必需与时俱进!在农业经济时代,小农地主是经济主体,帝制要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在工商业大兴后,新生的资产阶级是经济主体,帝制也要能代表他们的利益!乃至于随着资产阶级的壮大,工人阶级也成长起来,影响力增长,帝制也要能同样的代表他们的利益。帝制必需要自觉的进行变革;皇帝必需要圣明,要能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要能代表经济主体阶级、要能调和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以维持帝国总体的稳定。”

王熙不参与这事,[臣愚钝,没想出什么办法]。

刘玄听了他们的意见,心里权衡,微微点头,说道:“一些学子,奏请激烈,的确有诽谤之嫌,便是问罪,也是咎由自取。但,如此处置,动辄杀人,也有失宽恕之道,朕看来,责令改正即可,不必上纲上线。”

曹琳心里叹息一声,略有不满,但还是逢迎了皇帝。

皇帝都要宽恕,从轻处置,不准上纲上线了,他又怎么能抓着不放呢?

“高卿说的才是老成持重之道。”刘玄神色赞赏:“广开言路,才是治世正道。纵然有说的不对的、言辞激烈的,也应该予以包容,动辄兴师问罪,则会阻塞言路,这不是正道。”

高洁:“陛下明鉴。”

刘玄微笑,“然而新政有益民生,朕厚于民,又岂薄于学子?”

这句话,就是对高洁的主意,也不太赞成了。

高洁愕然。

“周卿说的主意,虽然能解一时之渴,却不是长久之计啊!”

一一点评,却把他们的主意,都给否定了!

五人心头了然了。

陛下这是自有主意了呀!

并且,他们的主意,还没有一个是符合帝心的!

刘玄心里暗想:特么的你们这些大臣,出的主意,还不及一介女流呢!

在他看起来,沈阳霁想出来的主意,都比他们的要靠谱些。

高洁恭谨的问道:“不知以陛下之意,应当如何?”

刘玄却不急着给他们说自己的意见,闲扯起在后宫与沈阳霁闲聊,把他的主意说了出来。

这五个内阁大臣听了,都不由的惊愕!

有种新大门被开启的感觉!

他们的办法,都有个共性,就是对想入仕的需求的学子,进行压制!

而沈阳霁的主意,却是把供应端的空缺给做大了!

[一气化三清啊!]

这个主意,他们却都没有想到!

增加空缺,开支虽会增加。

但是,工商大兴,经济发展,岁入也会增加。

只要把握住节奏,两相协同,开支的增加,是能够消化的,也不是问题。

五人不由的暗道惭愧。

曹琳暗道:[老沈的这个女儿,不简单啊!]

刘玄:“高卿,你觉得沈婕人的主意怎么样?”

高洁很尴尬,“额……”

刘玄把目光瞧向曹琳,“曹卿以为呢?”

他倒是光棍:“臣不能为君分忧,惭愧啊!”

刘玄笑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个人便多个主意,总有人能想出好主意的。岂能动辄问罪呢?”

曹琳:“陛下圣明,臣受教了。”

刘玄:“沈婕人为君分忧,深得朕心。不过,她的主意,也是有所不足的,朕细思之后,更进一步,想出了个主意,你们要给朕拾遗补缺。”说罢,亲自下场,图穷匕见,把心里的要进行[机构改革]的打算说了出来。

他这主意,也是做多,但是与沈阳霁的不一样。

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对现有机构,进行拆分,拆分出多个部门,空缺自然就多了;其二,增设机构,新建机构,自然空缺也就增加了。

后一种,对高洁等人来说,影响倒还不大。

前一种,对他们来说,却是利益攸关。

若是要把他们所掌的部门拆分,岂不就是要弱化他们的权力、影响力?

这与他们不利。

但对刘玄来说,官僚权力拆分、弱化,却是利好的。

不过,此事也不急于一时。

刘玄:“朝廷部衙,即便拆分,新增空缺也有限。朕权衡利弊,以为增设地方衙门,才是良策,卿等以为呢?”

高洁等松了口气。

一般认为国家有三大权力,分别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帝制之下,三大权力,集中于皇帝。

但在具体实践上,皇帝精力有限,不可能直接掌握这些权力处理相关事务。

因此,需要分设专门机构,赋予权力,任命大臣去做“代理人”,通过控制大臣,以实现对权力的掌控。

在朝廷层面,皇帝为防止大臣集权,成长为权臣,因此分设多个机构,对权力进行分化、制衡。

但在地方层面,越往底层去,这种权力分化、制衡,就越缺失。

以炎国为例,朝廷层面,机构众多,权力分化严重,就没哪个大臣能集中行政权或司法权。

行政权就被拆分成多个部门,由尚书掌握。

司法权也被拆分成三法司。

但在下面的路、郡、县级别,情况可就不是这样。

路级还算好的,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在朝廷、在皇帝;设有宣政司、按察司,相当于是把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割开来了。

但在郡级、县级,行政司法权力却集中在郡守县令。

在县级以下的村镇里,行政司法权力甚至被地方宗族士绅半分,都不能完全的在国家机构里。

这种情况,地方权力过大,互相牵制不足,很容易酝酿出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只有两个字:财政。

越往下级去,级别越低,数量却越多,要对权力进行分化制衡,就要多设机构,而机构越多,势必官吏需求越多、势必财政支出就越多!

农业经济时期,财政能力有限,难以维持如此庞大的官僚机构体系,所以,只能如此。

但是,推行新政,工商业大兴之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机构便也能随之增加,地方官权力也就能进行分化、制衡!

分化地方,有利于巩固朝廷。

皇帝的意思,并没有触及高洁、曹琳等人的利益,他们欣然的接受了。

这对学子们也是利好的,空缺越多,入仕的机会就越大啊!

甚至对百姓也有好处。

只是对地方官不利。

但在朝廷、士林、百姓的多重压力之下,他们的郁闷,又算什么呢?

君臣议定出思路之后,刘玄命内阁回去讨论,草拟个章程出来,以回复学子对新政的不满的奏请。

……

——————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八零好福妻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九零福运小俏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