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秉谦表演完毕,只得到皇帝不置可否的态度,心中不由忐忑,他现在深恨自己此前意志不坚定,居然不相信自证天命的未来神皇,参与到近似逼宫的博弈中,一想到这里恨不得给自己两耳光,当时怎么就鬼迷了心窍?
不止是顾秉谦,连得到朱由校赞许为当代房杜的何宗彦也嘴里苦涩,皇帝当时能这么赞许,他却没站好队,在皇帝需要他时,站到了猪队友这边,结果就是到手次辅宝座又悬了,现在只能赶紧继续刷印象分。
再次思索斟酌一番果断出班:“臣何宗彦有本奏!”
“讲!”
“臣以为,当今之世奈陛下植以神树而现五千年未有之局,神树出世前吏治已为历朝治政之要核,然官者何也?先秦源于血统,汉唐发自世家,自宋至本朝则举士于科考!”
朱由校心中赞许,有些期待这位曾被他寄以厚望的宰辅能拿出什么解决方案来,面上不露分毫。
何宗彦偷偷瞅了一眼,见皇帝面无表情,一咬牙:“所谓士农工商四等依次递降,此非上苍降以天定,实为人为!”
阁部大佬们心头一跳,不敢置信的看向何宗彦,此君难道是要拿社会等级这个皇明根基一样的东西开刀?
“臣愚以为,世间之人,除皇室朱姓因陛下得天意眷顾生而高人一等,余辈实为平等,不当人分三六九,若此如延庆陈和平等五蠹必不敢肆意妄为!皆因士农工商勿论身居何职,或农夫,或庶民,或商贾等人人可监,人人可检!”
“唯此,吏治必平!臣请陛下以民部施行此法,令民部于天下各省、府、县置法部司,以作常设,不统属地方,直领中央民部。”
“届时陛下发诏而告天下,不论何人只要手执实证,皆可前往民部地方司举证,查实可得重赏!”
“如此三年五载,天下可大治。”
阁部大佬们被何宗彦惊人的放炮惊呆了,这货想干什么?他这是想挖士大夫官僚集团的根基啊,要是真这么干了,那做官还有什么意思?每天都要战战兢兢唯恐被屁民们举报了,还怎么作威作福?还怎么装逼?
连朱由校都愣住了,何阁老未免太激进了吧,连纪~委监~察~部都整出来了?
要是按照何宗彦说的这么干,那刚设立的民部就成了怪物了,集合了宣~传~部、纪~委、监~察~部的功能,这种怪物简直一出世就能超越吏部成为天下第一部。
“众卿以为何?”朱由校决定先试探一下朝臣反应。
大佬们心里“咯噔”一下,之前顾秉谦的提案皇帝直接无视,现在何宗彦大逆不道的提案皇帝却问他们意见,难道皇帝真想这么干?
这么一想,心中顿时急了,但又不敢冒着忤逆皇帝的风险站出来反驳,一时间乾清宫一片静寂。
叶向高花白的眉毛一簇,起身拱手鞠躬:
“陛下,臣不敢认同何大人之见!”
“哦?”
“臣以为,何大人所言有理,也必是我皇明未来政局革新潮流,然,欲以民部得此重权,必先普及小叶灵麦等仙种之予天下,唯生民不忌于衣食,得蒙识字开化不再愚昧,何大人之见方可施行,否则,民部地方司必陷攻讦党争之用!”
叶向高一针见血,直接指出要以破碎阶级达到普通人也能起到巡查御史的作用,目前时机并不成熟。
“臣等附议!”
叶阁老既然发声了,正愁唯恐因此恶了皇帝的大佬们纷纷举起四肢赞同。
何宗彦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心中忐忑到了极点,需知他也是文官集团的大佬之一啊,说出这番话那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他甚至可以断定,以后文官集团们必视他如仇寇,如果这样都还挽不回皇帝的芳心,那就真要gg了。
朱由校洞若观火,对何宗彦的心思拿捏的很准,心里好笑,何阁老这是宁愿当反骨崽也要讨他欢心啊。
对于老何这样拼命抱大腿的行为,必须要赏,重重的赏,之前的站队错误当然也可以一笔勾销。
都和文官集团割裂了,当了反骨崽,老何以后就算想回归官僚集团,也再不会被接受。
“叶卿所言甚得朕心!”朱由校淡淡点评。
何宗彦面如死灰,手脚冰凉差点一头栽倒。
“不过,何卿有此远见卓识,朕甚感欣慰,朕闻中国之谓曰华曰夏,所谓服装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故此,皇明者中国也,皇明之象在华服在礼仪,朕又闻三代之礼异于周,秦汉之礼异于隋唐,此何也?礼随世移而易!”
阁部大佬们听到这里顿悟,皇帝这是想赏功啊!
他们想反对,何宗彦这种反顾崽怎么能被奖赏?应该把它挫骨扬灰碎尸万段才行。
朱由校笑着对何宗彦道:“卿素有变革之才,当今之世灵气灌于天地,自三代至前朝未有此变也,礼为国本,朕意属卿执掌吏部尚书,以执礼之牛耳而行变革之实,卿意何如?”
何宗彦感到自己又从地狱爬了出来,而且是直升极乐世界,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这是标准的次辅配置!
换而言之,从此刻开始他何阁老已经是次辅啦。
“臣……臣,唯为鞠躬尽瘁以报陛下圣恩!”何宗彦差点没热泪盈眶,恭恭敬敬的五体投地谢恩。
阁部大佬们心里窝火,却无可奈何,还得捏着鼻子齐声鞠躬:“唯陛下威福以用,臣等为陛下贺!”
朱由校强行把悬了许久的次辅之位定下来,人选还是让文官集团恶心的反骨崽,顿时在场的阁部大佬心中腹诽不已,打定主意以后要和何宗彦别苗头,只要大家伙消极配合,何老贼这个反骨崽迟早自己都会干不下去。
届时可别怪大家伙打皇帝的脸。
文官们终究还是一群秃鹰,不会因为皇帝给的好处太大,就对皇帝全身心的臣服,哪怕如朱由校这等威权已不逊太祖成祖的大帝,也不可能指望所有人都服服帖帖。
“众卿可还有治吏良言?”
大佬们苦思冥想,面面相觑,吏治这个千古难题若这么容易就做好了,还会等到现在也没解决?
“既然诸卿皆无,朕意纳顾卿之见,增设巡按御史,大计由三年进至两年,京察等同,废六年而行两年,巡按御史需常年出巡,交叉巡查,众卿以为何?”
顾秉谦大喜,阁部大佬们却脸都绿了,之前何宗彦接得太快,皇帝又没表态,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对,本以为皇帝并不认可,哪想到在这里等着大家呢。
“臣反对,京察与大计太频,必使政务剧增,各部堂本就人手紧张,届时恐耽误更大国事!”李春烨第一个跳出来。
“臣反对,李部堂所言甚是,巡按御史巡查太过频繁必至地方要员疲于应对,恐使地方政务迟滞,引发大乱。”刑部尚书乔允升不甘示弱。
“附议!”
“附议!”
除了农部尚书徐光启没有明确态度,就连叶向高也出列反对:
“臣以为吏治在于长治,而非骤然加紧,若如顾阁老所言,必将引发更大紊乱,臣请陛下三思!”
朱由校脸色沉了下来,没想到仅仅一个加强巡按御史巡查力度,就引起了这么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