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出场的斯塔克豪斯没能扣中,之后第六个出场的里基戴维斯也在重压之下没能扣中。两轮过后,卡特、麦蒂和弗朗西斯都已经稳进第二轮。
第一轮第三扣:
然而此时的麦蒂并没有保存实力,而是选择了一个高难度的空接转体折叠暴扣,看的一旁的邓肯满脸惊讶。麦蒂的这一扣拿到了50分的满分。第二个出场的弗朗西斯扣篮失败,卡特第三个出场,而他与麦迪一样,尽管进入提前进入决赛却丝毫没有保留。卡特与麦迪配合,使出了一个胯下换手暴扣,再度震撼全场。活塞传奇名宿伊赛亚托马斯跳过桌子上前跪拜卡特。而就是这个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的动作,卡特在现场采访时说道:“我知道所有人都第一次见到这个动作,因为我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做这个动作,这是我刚刚坐在替补席上临时想到的。”
卡特的这个动作毫无悬念的得到了50分,最终,卡特、麦迪和弗朗西斯携手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第1扣:
决赛第一扣,弗朗西斯完成了一记风车扣篮,或许是由于此前的扣篮实在过于精彩,弗朗西斯这一扣只得到43分。
麦蒂的第一扣因为传球存在一定的问题,只得到45分。
卡特第三个出场,只见他在扣篮之前特意上前看了看篮筐,随后擦了擦右臂,所有人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结果卡特直接助跑暴扣,并且将手臂插进了篮筐,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卡特又拿下了一个50分满分,似乎胜负已经失去悬念。
第2轮第2扣:
弗朗西斯第一个出场,他在第一次尝试失败的情况下,完成了一记自抛折叠背扣,得到了48分的高分。
麦蒂第二个出场,然而他的两次尝试都没有扣中,只得到33分。此时,卡特只需要得到42分就能夺冠,然而他很显然不会满足42分这样的低分。
最后一扣,卡特使出了罚球线前一小步起跳双手暴扣,最终以总分98分获得2000年扣篮大赛的冠军。
自那之后,卡特成为了扣篮界的迈克尔乔丹,之后多年的扣篮大赛都无法与那一年相提并论。不过在2016年的扣篮大赛上,拉文和戈登的对决多少让人回想起了曾经卡特的神迹。
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拉文的扣篮超过了卡特,但实事求是的比较这两位扣将。。。拉文比起卡特,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其他不说,至少有五点存疑:
首先是力感拉文的扣篮美感是够了,但是给人的震撼还是差了一点。震撼的感觉怎么体现出来,还得是通过力量来展现。拉文的力量肯定不如卡特,从他瘦弱的身形就能看出来。这让他最后把球扣进篮筐的瞬间,那种力与美的结合还是差了一点火候。
然后是对抗,如果不是李明的调教,那拉文的对抗性到现在都不强,他的进攻更多还是选择飘在外线投篮,杀进篮下的时候都很少。卡特在这一方面完全秒杀了拉文,经常在实战里扛着对手杀进篮下完成扣篮。拉文实战中扣篮很少,不是他不想扣,而是身体对抗差,身体都已经被防得变形了,哪里还有机会去扣。卡特可是把所有内线都虐了一个遍的,就凭隔扣莫宁那一球来看,拉文目前还做不到。
还有扣篮花样,拉文在扣篮大赛上的花样还是很多,反手胯下这些动作还是做的游刃有余,不过一到实战就彻底没了。即使有机会就是用最简单的单手扣篮,很少像扣篮大赛一样表现。对于卡特来说,正赛才是他表演的舞台,在对手干扰下完成的扣篮,才更有成就感。卡特的大风车,360在实战里用了无数次,而拉文显然差了很多,说到底还是身体素质不够强。
以及扣篮的次数,就比如在2016赛季,拉文整个赛季扣了36次,已经40岁的卡特都扣了10次。卡特年轻的时候,只要有机会就会冲进篮下,一场扣个几次真的轻而易举。之所以卡特会有那么多精彩扣篮出现,还不是因为扣的多才有的,正所谓“量变会产生质变”,想要有更多让人记住的扣篮,数量绝对不能少。
最后要说的就是影响力。。。卡特当年一记“死亡隔扣”震惊了全世界,那还是在络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都能让他一举成名。尽管拉文在扣篮大赛上表现足够优秀,还是没有抓住所有球迷的心,因为他们早已经被卡特俘获。拉文确实能飞,但是卡特是真能扣,这两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以想要超过卡特没有问题,等把身体练起来后,体重增加的情况下,还能有这样的扣篮表演,再说是否超越卡特也不迟。
不过,当不了第一,第二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回看2016届扣篮大赛,在那次扣篮中拉文和戈登进行了两次加扣才最终分出胜负,拉文凭借着罚球线内一步的胯下换手扣篮夺得冠军。戈登虽然未能夺冠,但是却逼出了拉文的全部实力。
而所谓的拉文的全部实力,也就说他的第六次扣篮!罚球线胯下扣篮!回想那这一球。。拉文退到中圈距离,开始了快速助跑,到罚球线下一步起跳,竟然是罚球线胯下换手大风车!正面换手大风车这样的扣篮很多人都玩过,可脚后跟还在罚球线上起跳?拉文这一招秒杀了太多太多的前辈扣将,因为戈登前一次扣篮没有拿到满分,拉文这一扣已经夺冠,现场观赛的nb球员们冲进场内拥抱、撞胸疯狂庆祝!这届扣篮赛,已经将拉文载入了nb史册。
这一扣直接宣布了新科扣篮王诞生!
当然,以上这些不过是属于扣篮大赛传奇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扣将可以讲述,就比如格里芬!
当然了,实事求是地讲,格里芬当年夺冠的那一届扣篮大赛,含金量是否十足,这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