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不矛盾。
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常识,其实老子一书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话,比如: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七十六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可见,老子同样也认为人应该谦虚、不要骄傲、不要过度之类。
在七十六章,老子是这样说的: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之道:就像射箭时要瞄准,如果高了,就放低点,如果低了,就抬高点。力大了,就小了;力小了,就加大点。比较容易调节到合适。
但人类社会中,不是谁想调节就能调节的。
因为人是聪明的动物,人人都想要高人一等,人们用各种手段相互竞争……
结果,人类社会看上去常常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
人类社会大抵是赢家通吃的社会,极少数赢家占据了大量社会资源、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只能占到基本的生活资料,甚至连基本的也得不到。
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可以修建像金字塔这样宏大的陵墓,奴隶甚至连姓名也没有。但这样的社会结构比原始社会对抗自然的力量更强。
封建社会中,帝王可以修建宫殿长乐未央,王公贵族们占有绝大多数土地,一般人是小地主、农奴、自耕农……但这样的社会结构比奴隶社会又有所演进。
现代社会中,要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就必须要有资本的高度集中。我们都认同,现代比过去要文明。
我们曾不切实际的追求过平等,但教训却很惨痛,创新停滞,民生困苦。
后来小平同志说,要让一部分先富起来,他的意思是,要让一部分人有资本积累,不是小富,而是要有聚积成大资本,才能做成大事情。
人类自己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形态。不可否认大多数普通人为此付出了代价,但整体上,社会在演进。
被“损”的“不足者”是谁?普通人,普通人不是笨人,而是不缺小聪明,但大智慧稍欠的人。
被供奉的谁?有道者。真正聪明的人,不耍小聪明,更愿追求大智慧。
小聪明的人,自以为高人一等、胜人一筹,更加自我,对自然、社会、他人,缺乏认识。
有道者,没有那么多我执、自我,更容易认识自然、社会的规律,更有心胸气度、善于看到别人长处、更有仁慈心、更谦虚的人,这样的人,更容易成为学界的领袖、团队的领袖、社会的领袖……也就是被敬奉的人。
谁能掌握大量资源并被天下人敬奉?有道者。(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