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也没多想什么,只当是因为小时候的情义古筝才会问这么一句,于是便直接回答道:“说是已经回来了,护国大将军本人都已经从边疆退下来了,现在驻守边疆,成为新一代大将军是那个于风。听说他做的不错,很受皇上的赏识。所以现在比较重要一些的任务都交给了他这个一面是驸马一面又是将军的于风………这样皇上还能少猜忌一些,毕竟军权太重,皇上不放心,可是这个于风对皇上来说是自己的女婿………应该会更放心一些吧………”
赵若说起于风,仿佛再说陌生人,仿佛他们之间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古筝指导,赵若这是真的放下了。
古筝:“那姐姐的意思是现在护国大将军一家全部都在晋城吗。它家的孩子也都在吗?今天是不是也会来参加皇宫里面的宴会呢?”
赵若也不多想,知道什么就跟古筝说什么:“应该是已经全部归京了………安家跟我年纪相仿的几个小姐妹送来的小礼物。其中有人提到过安丞说是要回来了………他们安家最大的姑娘叫做安恬,到现在尚未出嫁,其实比我还要大上两岁。几个小的倒是都定了亲,据说他家大姑娘曾经在佛前许过愿一生不嫁。说是小时候曾经在她娘去世前发过誓说,若是不能找一个一生一世都只对自己一个人好的男人就一生不嫁!据说安恬曾经也是订过亲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索性就不在一起了………安恬父亲护国大将军因为对安恬这个孩子有愧疚,所以也都一直宠着她。对了,这个安恬好像不是现在的安夫人生的………据说是护国大将军上一任妻子,不过已经去世了。现在这位应该是续弦。安丞和安恬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原本安丞他们是没有这么快回来的,这还要多谢于风呢!”
古筝知道赵若此事对于风已经没有什么情殇了,所以也没有问………
到了宫门口,又等了些许时间,这才弃车代步,徐氏领着二人往后宫去。丫鬟婆子们自然不得进去,要候着在宫外。不过赵若和古筝的丫鬟却得到了特许………赵若是因为有孩子………古筝是因为皇上乐意………
带路的是莲一个叫福公公的内侍,二十出头的年纪,满面笑容,“奴才给各位夫人各位小姐请安………请诸位跟我走!”
众人谢过福公公就跟着他往里走………古筝亦步亦趋跟在他们身后,虽然很守规矩地敛眉平视,但眼睛、耳朵都充分调动起来,眼观四方,耳听八方。古筝她暗暗记下自己走过的路线,又观察着四周的情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古筝时刻记得自己今天的任务………和古筝比起来其他姐妹就有点不太长心了………不过也没什么就是他们都好奇的到处看罢了………还是偷偷的………
古筝觉得几个姐姐模样还挺可爱………
中秋宴会,办的非常热闹………秋节是团圆的佳节,也是富于浪漫情调的良辰。皇宫中在这一天晚上往往安排赏月活动,但基本上属于家庭聚会。只有今年,竟然大办了………古筝有点不理解,又有点理解………
不理解的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后,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在前朝时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现在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家宴,今天却成了国宴!!
皇城巍峨威严,内城十分宽阔,路径极多,稍不留神就可能迷路。一路上不时能遇到一些宫女、内侍,有的和福公公认识的,会互相打个招呼,多半都是不认识的。皇宫里的那些后妃们,虽然不像嫦娥那样生活在天上清冷的月宫,但是却何尝不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无数寂寞长夜,惟向深宫望秋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古筝心想那些女子是否都想要入宫呢………不过想与不想也改变不了一些事实!皇权至上!古筝看着冰冷的宫墙,琉璃瓦的重檐屋顶,朱漆门,同台基,捆绑住了多少位历代君王和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