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先推出小龙虾的招待所,不仅把小龙虾发挥成为当地特色美食,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嘉奖。每天的堂吃外卖也是生意火爆。其他饭馆眼见如此火爆也立刻跟进——又不是什么祖传秘方,稍微试验几次就能够烧出一样的美味来。于是光县城每天的消耗每天就能够有几百斤。害得二舅每天要安排送好几趟货。还好这玩意满地都是,要多少有多少。一时半会的还不愁货源紧张。
但也仅限于此了。随着放开收购小龙虾,每天的收购量直线上升,很快就要超过每天的消耗量了。究其原因,还是大家对它的嫌弃,还有好抓。鳝鱼抓的时候还要有特定的工具、专业的技术,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现在谁都知道鳝鱼可以卖钱,有条件有技术的男人们都是很吃香的。而且抓的人多了,田边沟里,到处都是抓鳝鱼的“豪子”,一步一个,密密麻麻,大家明显感觉没有以前好抓,也没有以前多了。
小龙虾就不一样了,到处都是,女人们拿着桶仔细搜寻,很快就能够找上几斤。孩子们平时钓鱼的时候,最讨厌就是钓上小龙虾,这下好了。放假的时候往河边一坐,饵料就地取材,抓只青蛙或者水蛇,斩成小段拴在粗棉线上,一钓一个准。成绩好的半天就能够钓个十来斤。往收购点一送那可是一块多钱!对于这个时候没有零花钱,或者是给个一分、五分买糖吃的孩子们来说那绝对是了不得的巨款。
当然了,大多数钱都是被父母亲与“小孩子拿那么多钱干嘛我帮你收着”为由拿走了,哪怕打滚耍赖也不管用。心情好的时候,倒是能够得到几分钱零花,这已经很不错了。多少小孩子从来手里就没有摸过钱。实在馋得很了,从鸡窝里偷个蛋,跑到代销店换几粒糖吃,下场往往是被一顿爆凑。所有大家也是乐此不疲,没事就往河边跑。
那么问题就来了。县城的人口、市场有限,极限马上就要差不多到了。那么多的小龙虾还在源源不断地每天往收购点送,易二哥有点吃不消了——他现在已经叫了村里两个青年帮忙,每天负责收货、送货,但还是忙得不可开交。水产公司那边问过了,因为没人吃那玩意儿,人家不收。那现在怎么办?
周品正最近迷上了麻辣小龙虾,每天都恨不得来上一盘。对于心上人捣鼓出的美食,他是一百万个有信心。这可是一门新兴产业,味道好,货源足,价格便宜。这样的生意不赚钱他就不信邪了。现在的难题他也知道,按照小贝说的,就是没有“物流“渠道。小龙虾要推广,这是当务之急,但是更急缺的是运输,县里面就算了,靠自行车多跑几趟就能够解决问题。那要把小龙虾推出去,你不先把物流弄好,到时候怎么跟上供货?
在小小的白云县,小龙虾一经推出就火爆非常。不难想象在更大的市场上面它的表现。现在急吼吼地把它推广出去,到时候货源又跟不上,岂不是便宜了那些周边地区?这种傻事周品正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辛辛苦苦为他人做嫁衣,就是没有考虑到前后手的结果。他现在每天愁的就是人,车,店。
目前他们的草台班子眼看是不行了,每天的货物吞吐量太大,连杨小贝不避嫌的每天过来帮他们做账。收购点越来越多,就一辆破吉普已经严重影响了收获运货的进度。接下来是要配备专业的司机,还有货车才行。
易二哥已经学会开车了,这年头也没有严格的交规,更加没有巧立名目乱收费的驾校,等开得差不多了,直接到县交警队考个试就拿到证了。可是光他一个人也不行,接下来周品正为了小龙虾将不得不往外跑,易二哥得在县里面坐镇,成天光顾着送货,那别的事儿就别想干了。
车的事情,周品正已经有一点眉目了。因为叔叔的关系,他找了县里面的一家厂子挂靠了一辆货车。虽然他有钱,可是私人买车也根本不可能,人家可是要单位介绍信的。所以钱是自己出,走厂里面的流程把车子的申请已经打上去了,就等着提货了。
现在周书记对这个侄子也是无可奈何,你要折腾就折腾去,比起起来无法无天什么都敢倒腾,在自己眼皮子地下看着,就卖些水产,也不算什么大事。再说了,因为周品正他们的折腾,现在农民们的收入都显著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也都高涨,对土地丈量,接下来的土改一点意见都没有。这也是意外之喜,得知这个情况的领导们都闭嘴了,自己没本事让农民们富裕,现在几个人弄出了什么水产销售反而起到了效果,难道真是因为政策不合适?
反而人是最头疼的。按照杨小贝和周品正的想法,最好的招聘几个全职员工,最好是会开车的,可哪有这么容易?
这年头会开车的人可是精英,除了像周品正这样常年在外面跑,练就一身驾驶技术的,就只有退伍兵。还有厂里面培养的驾驶员,那更加不要想了。周品正这类人,在闭塞的白云县城几乎都没有,大家都是老老实实上班、种地。退伍兵呢?人家现在可是包分配的!而且分配的都还是比较好的岗位,像大舅就是被分配到土地管理所,又清闲待遇又好。
现在的司机也是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工资都一样,可架不住人家有外快,那可是路子广,吃香的很。杨小贝他们这几个人搭起来的花架子,是个人都不会看上。哪怕不找司机这么高素质的人才,在农村找几个全职的人也是难上加难。
这年头可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说,那都是被前文里面是政策所逼,没有种田的欲望的一群人,或者是失去土地的一群人。虽然这边也算得上是地少人多,但是生产力的低下导致需要更多的人手。没有现代化的机器,没有那么多的化肥农药,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精耕细作,靠人力去拼。之前帮忙的两个人都是本村和易家差不多,劳动力比较富裕的人家,再加上村长是易家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在农闲的时候过来帮忙。
就算是这样,农忙的时候谁也没有空搭理他们。那时候全家老小齐上阵,从天没亮要忙到披星戴月,学生们都要放农忙假回去帮忙,连二舅都得被叫回去干活。想要大家改变思想放弃土地,实在是比登天还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