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于大汉云南宣抚使的身份,不适合未经过朝廷私下与人结盟,所以李翊只是做了一个会盟组织者和看客。当下树立起早已准备好的三十七家摆夷部落会盟碑,开始商讨起具体的行动方略来。
其实,关于征讨大义宁国的方略,段思平早已是成竹在胸。这一次娓娓道来,才让众人领略到段思平运筹帷幄的盖世才干。
原来,在大义宁国京城羊咩且城和东都鄯阐府,通海方面都已经织就了一张得心应手的情报网。除了通海派去的数百名骨干死士,隐藏在羊咩且城内外,大义宁国的很多贵族、商人、军队将领也早已投靠了通海,使得通海方面对大义宁国的任何动向都了如指掌,起到了相当得力的作用,这也是段思平约法三章,不得清洗黑蛮人的主要原因。
另外,最主要的是,扼守前往羊咩且城主要通道的下关守将彭阿,已经暗地里投靠了段思平,只要通海大军挥师向西,这一路上几乎就没有什么障碍。想要攻取羊咩且城就易如反掌。
但鄯阐府这边一天没有解决,受到牵制的通海方面就不敢轻易西进,毕竟鄯阐府这边集中了大义宁国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即便得到了羊咩且城,大义宁国实力未受损伤,鹿死谁手就难说的很。
所以,段思平一直考虑的是,如果能尽可能的削弱鄯阐府的实力,或者牵制住鄯阐府的绝大多数兵力,等到夺取了羊咩且城,回师包夹鄯阐府,那整个大义宁国就再也没有喘息的余地了。
在这次会上,段思平把自己谋划的进攻策略和盘托了出来。那就是,迅速整合三十七个摆夷人部落,挑选骁勇善战的的青年战士,组成一支摆夷人部落联军,由联盟的副盟主,召夸的大太宰刀红英全权指挥。
兵贵精不贵多,所有三十八个部族的战士,自带马匹、兵器和粮草,组成一支一万五千人左右的联军,这些人全部集中在通海进行战前的训练,具体的行动由通海进行安排。
而云南方面,还是按照以前的约定进行,只要夺取了嵩阳关后,就可以按兵不动,对鄯阐府形成强大的压力,迫使杨怀应左右支绌,形不成防守的合力,对于通海攻取西山防线提供便利。
对于这一次大义宁国对云南的进攻,段思平表示没有一丝一毫的压力。因为他的五千黑衣都铁骑,已经悉数陈兵嵩阳山内。
等到大义宁国进攻平阳关乏力的时候,就会倾巢而出,给大义宁国一个沉重至极的打击,保证让大义宁国的五万大军冰消瓦解,更要让他们再无敢战之心,彻底摧毁他们的斗志。
至于何时发动对大义宁国的全面进攻,段思平却笑而不语,看来在他心中早已就谋划妥当,只不过时机不到罢了。当然了,既然段思平不便明言,李翊也不便再追问,毕竟这主要是他们和其他三十七个部落之间的事了。
会盟结束后,众人纷纷离去,李翊则把段思平一直送到宁州城南的官道上。双方即将告别之际,仍旧是惺惺相惜。
段思平带着卫队打马欲行,忽然调转马头,靠近李翊的身前,满脸赤诚之色的低声道“今日你我就此一别,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得见。李大帅年轻有为,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但宦途险恶,李大帅推己及人,以君子之心坦诚待人,想必就要吃亏的多。唉!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有用得着段某的地方,段某必将竭尽所能相助。”
“另外,刚才我对何时进攻大义宁伪国一直未曾明言,只不过是怕人多嘴杂,致使消息走漏而已。对李大帅的为人我却完全信得过,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对你隐瞒。我只想对你说的是,等到沅江断流的时候,就是我大军发动之时,若时机一到,我定会第一个知会云南。”
李翊心中一动,慨然点头道“段大帅英风侠慨,傲世胸怀无人能及,乃是不世出的英雄人物。李翊自打与阁下相见,早已生出亲近之心。”
“治国理政之道,李翊不敢妄言,但大人大治,小人小治,但愿贵国在阁下的治理下,定会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也必将使这一幕永垂史册。”
段思平面露诧异之色,愕然笑道“李大帅胸有成竹,好像我们一定能推翻大义宁伪国一样,呵呵!但愿如李大帅所言,咱们南诏故国的百姓们就有希望了。嗯!大人大治!好!我要把南诏故国大大的治理一番,也不枉了李大帅的这番金玉良言。”
说话间,段思平意态豪迈至极,流露出无限向往的神色。
送走了段思平,李翊连宁州都没有进去,立即带领何守杰、仇封、岳维、连骏,和身边的百多名护卫,以及一直驻守在棋盘山庄的五百名精干的骑兵,向着平阳关的方向驰骋而去。
当赶到平阳关后的时候,李翊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在方圆仅数百米的这条官道上,到处都是死人的尸体,密密匝匝的足有上千具之多。
看尸体上的服色,应该大都是大义宁国方面的人。从这一边倒的战况上可以看得出来,这次有计划的围歼还是非常成功的。
举步来到平阳关的城墙之上,守关的士卒也是寥寥无几,最多也只有数百人之数。而关下的场景却要热闹的多。只见在关外的足够宽广的平坦原野上,到处是人欢马嘶、殊死拼杀的场景。
云南的大队步骑兵,像潮水一般追杀着亡命逃窜的敌军,地上已经留下了数百具敌人的尸体,看起来敌军军无斗志,已经彻底的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