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将黄水与尾酒按照七比三的比例放入蒸锅中,赵信在锅下烧火,要烧够两个时辰才可以,随后赵彦开始在另外一个小灶上蒸馏‘酒精’。
此时的蒸馏工具很是粗糙,外形像是放大无数倍的‘甑’,只不过在甑的一侧上部有一根竹管,起引流管的作用,蒸馏时产生的蒸汽会进入引流管中,随后逐渐冷却变成液体,从引流管的另一端流进事先放好的酒坛子里。
赵彦费了半天力气,也只买了十斤中酒,一个是因为太重了他拿不动,一个是因为他身上带的银子不多,十斤酒花了他一两银子,一斤相当于要一百文钱,这还是无名酒坊中所出产的烧酒,也不知如今世间的‘名酒’又价值几何。
两个时辰过去了,反复蒸馏了四次,十斤酒最后还剩不到三斤,赵彦用手指蘸着尝了尝,觉得此时的度数应该在七十多度,如果继续蒸馏的话,应该可以蒸馏出度数更高的‘酒精’,不过赵彦的初衷只是想将酒液的度数提高而已,此时目的已经达到,所以也就没有再继续下去。
那边赵信浑身是汗,依旧在往灶膛里填柴禾,赵彦连忙叫停,其后父子俩跑到屋外喝了些水,又休息了一会儿,这才回到屋中检验最后的成果。
看到赵彦蒸馏出的清冽透亮的‘酒精’,赵信的酒虫似乎被勾了上来,他迫不及待的用酒勺舀了一勺,若不是赵彦及时阻止,恐怕那一勺二两多酒精就要被他一口闷了。
有了赵彦的提醒在前,赵信倒是少了急躁,他先将酒勺放在鼻端闻了闻,随后抿了一小口。
酒一入口,赵信已然察觉到不对劲,那一小口酒就像是一团火,激的嘴里火辣辣的疼,不过这种感觉并不难受,他享受似的将酒含了一小会儿,这才徐徐咽了下去。
“咳咳咳……”赵信从没喝过度数这么高的酒,虽说量并不大,喝到腹中却还是有些受不了,咳嗽了三五下才算是缓了过来。
将酒勺放回原位,赵信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满脸通红的说道:“小郎,这酒太烈了,恐怕连辽东的烧刀子都比不了。”
看到赵信出糗,赵彦心情莫名有些愉悦,闻言笑道:“这酒没有经过调制,还不适合饮用呢。”
赵彦在蒸锅内放了七斤黄水和三斤尾酒,经过两个时辰的大火熬煮,最后只剩下一斤半透明的液体,这就是粗制的酒香调味液。
经过多次过滤之后,赵彦又将调味液静置了半个时辰,这才将表面透明的调味液取出,单独存放进了一个小酒坛里。
明代计重单位,一斤是十六两,此时调味液只剩下十二两左右,按后世一斤是十两的说法,也就是剩下八两左右,不过明代一斤与后世一斤重量不同,却也相差不是太多,赵彦对此没有具体印象,便索性以此时明代的计重为准,只要比例没有问题就可以。
作坊中有称重用的小戥子,最低可以称出一钱的重量,恰恰可以满足赵彦的需求。
用戥子称出一钱重的调味液放入‘酒精’中搅拌,随后赵彦又加入三两重的早已准备好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后他取出一点酒液尝了尝,觉得度数还是有些高,便吐出口中的酒液,继续往里面加水,反复加了三次,共计加了一斤蒸馏水,此时度数在四十度左右。
赵彦满意的看着自己调制出来的酒液,随后舀了一勺递给赵信品尝。
赵信陪着赵彦‘胡闹’了半天,已然清醒过来,他并不觉得赵彦真的比别人先知先觉,只靠一位不知名老道士的指点便能制出什么琼浆玉液来,此时他半信半疑的从赵彦手中接过酒勺,轻抿了一口勺中酒液,不想入口之后却是从没有过的甘冽醇厚。
“小郎……”赵信将口中的酒液咽下之后,却是迟疑着说道:“这酒喝起来却是不错,不过气味儿……”
赵彦心中了然,不等赵信说完便抱起装着酒液的小酒坛,说道:“屋里气味儿太杂,所以闻不出来,咱们到外面通风的地方去。”
来到作坊院中之后,赵信将小酒坛接到手中捧在鼻端轻嗅,片刻后他眼睛一亮,赞道:“好浓,好香。小郎,这酒闻起来香,喝起来甘,怕是一斤卖两百文钱都有人买。”
一斤卖两百文?
赵彦闻言心中默算,七斤黄水、三斤尾酒加起来的成本是二百二十文钱,最后制出十二两调味液,而一钱调味液成本两文钱,最后可以调制出四斤酒。
十斤中酒是一两银子,最后蒸馏出三斤高度酒,经过调制后得到四斤成品酒,一斤成品酒的成本按二百五十文钱算,加上调味液的话,这一斤酒的成本要……二百五十二文钱?这还没有将人工和工具的费用计算进去,真要是一斤卖两百文钱,那肯定要亏死。
“……一斤酒卖两百文钱,是不是太便宜了?”赵彦对于此时的酒价没有概念,只得求助于便宜老爹赵信。
赵信哈哈一笑,道:“小郎,你没有去过酒肆,里面最普通的烧酒一斤也要至少一百文钱,连家里有几十亩地的人家都是几两几两的打酒,根本不敢放开喝。普通烧酒都是不知名的小酒坊产的,上面还有沧酒、汾酒、老白干……这些酒一斤在两百文到五百文之间,普通老百姓寻常根本喝不起,大部分都是供应那些酒楼的。像是那些有传承的大酒坊还有老窖酒,名字我是不知道,不过听说一斤酒至少要好几两银子。”
顿了顿,赵信又道:“好酒我没喝过,不过衡水县里产的老白干我倒是尝过两口,虽说香味没有你调出来的好闻,但是味道要胜过许多,所以我说咱们这酒要是卖的话,一斤卖两百文钱最合适。对了小郎,这一斤酒制出来要多少钱?”
赵彦面无表情的答道:“二百五十二文钱。”
“呃……”赵信闻言一愣,半晌后才道:“王员外见多识广,不如你去请教请教他。”
烧酒,有说是元时蒙古军队征战阿拉伯带回来的技术,比传统发酵酒多了一道蒸馏工艺,可以将酒精度提升到50度以上。因此明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这个赵彦并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想靠卖酒赚钱的想法破灭了,王业饮用过后的论断也肯定了这一点。
“贤侄这酒自是比老夫自家酿的酒要好,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斤卖两百文钱却是再合适不过。”
赵彦闻言心中羞赧,自觉愧对众多穿越的前辈们,正自失魂之际,却听王业继续说道:“不过,这酒虽说卖不上价钱,贤侄蒸制之法却颇为新颖,老夫却是想请贤侄为老夫蒸制几十斤出来,老夫要将其带到品酒大会上请人品鉴。”
赵彦心中不解,旁敲侧击的问了几句,奈何王业口风很紧,一点也没将心思透露出来,赵彦好奇之下却也不能直接逼问,见王业言语中只是想让自己替他蒸出几十斤酒,并未流露出其他的意思,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两天时间,赵彦将王业所提供的两百斤酒反复蒸馏,得到了六十斤高度酒,经过调味液与蒸馏水调制,最后得到了八十斤成品酒。
王业检验过后颇为高兴,留了三十斤酒给作坊的雇工们饮用,剩下的五十斤酒则被其家丁们分装到五个大酒坛里,当赵彦与其启程前往衡水县的时候,那五个大酒坛也被运上马车,与打包好的肥皂香皂放在了一起。
衡水县属深州辖制,两地相距不过七十里,可以说是一衣带水,衡水县内举办的品酒大会,深州城左近的酒坊自然也能参加。
衡水古时多属冀州、深州、景州境域,滹沱河绕城而过,乃是直隶山东两地通衢之所,其东南至德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深州七十里、西南至冀州四十里、西至束鹿七十里……
县城内外与深州城差相仿佛,四门外有三官庙、玄武庙、风云雷雨坛、社稷坛、老爷庙、关帝庙之类的建筑,城郭内从东到西的建筑,则依次是文庙、城隍庙、在城铺(驿站总铺)、马神庙、县署衙门、观音堂、养济院、宝云寺等等。
赵彦与王业在四月十六傍晚时分赶到了衡水县城,此时县城内外的客栈俱已客满,不过这难不住王大户,他与此地做米粮生意的商人多有往来,不费吹灰之力便寻了一处单独的院落落脚。
“贤侄,此时天色已晚,你我不如早些休息,等诸事办妥之后,若是贤侄有心,亦可在县城内外游玩一番。”王业捶了捶腰,心道自己到底是年岁渐大,坐了一天的马车便有些受不住了。
衡水虽然繁华,到底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而且离深州也不远,人文风景基本与深州类似,赵彦本就没有游览的心思,闻言点点头道:“也好,那员外早些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