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张吴氏收下了这三百文。
此时,外头的天空布满星星,木梨可没什么兴趣,钻进车棚子里一瞧,已铺上了干净的席子,她寻了一个角落脱了鞋靠过去,也不知睡了多久,再次醒来时,是被热醒的。
才发现自己又窝在张玉娘怀里睡着了,而张玉娘正靠在车木栏边,借着身子给她挡阳光。
感觉到怀里闺女有动静,张玉娘低头笑问:“醒来了?可有睡饱?”
木梨答:“唉,补了一觉,到是不如先前那么困了,就是觉得没啥精神。”
“大抵是没睡好吧,到底还是起太早了。”
木梨问她:“娘,您没补觉么?”
“打了一下盹,哪里睡的着。”张玉娘笑答,原本在打瞌睡的张秋花,听到两人说话,迷迷糊糊地睁开眼,问到哪儿了。
张玉娘也不晓的,牛老板到是报了个地名,但大家都没听说过,又问几时能到,说是能酉时中到,因为前两车上的人太多了点,牛车走的比平日里要慢点。
酉时中差不多就下午六点左右,正好能赶上晚饭,张玉娘到也不在意。
只要今日能在落日前赶到县城,她便安心了。
木久承也晓得今日事大,到是对牛老板说了好几回,让他同前头的两人说一说,尽量早点赶到县城。
即便有他催着,三辆牛车到达县城时,已经是申时中快申时末了。
到了县城的城门口,小翠早已打发了衙差在那里候着,看到有三辆牛车拉着不少小姑娘来了,忙上前来打听,可是木家娘子来了。
张玉娘在后头听到喊她的声音,从辆内探出头来答道:“正是。”
那衙差忙小跑过来,堆着一脸讨好的笑意,说道:“快些随我来,县令先前就吩咐下来了,让我在这里特意候着,就怕跟你们差过了。”
木久承让他坐上来说话,那衙差也不客气。
原来,小翠和鸨妈已经给绣娘子们安排好了住处。
那衙差道:“刚才在城门口有几个同我一起等着,如今,已各自回去复命了,怕是姨娘和那位鸨妈已经知晓四位到了。”
张玉娘从怀里摸出荷包来,从里头摸了三文铜板子给那衙差,笑道:“这位老哥哥,辛苦了,拿去吃杯冷茶。”
一侧的木久承见了,若有所思。
张玉娘并不在意他怎么想,反而与那衙差聊起来。
聊天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时,便到了一处小巷子里,那衙差上前敲门,说道:“县令让我将几位送到这里,里头另有人将这些人安排好,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人家到底有正经差事在身,将人送到这里,他的任务便完成了。
木久承再次朝他道了谢后,才放他离去。
这里是那个绣坊的后门处,有个婆子听到敲门声,待她开门后,发现停在门口的三辆牛车。
那婆子是认得张玉娘的,正是小翠身边的管事妈子。
见了张玉娘,一时笑的见牙不见眼,又十分热情地把众人招呼进了院子。
又另外喊来了小丫头,将绣娘子们带去安顿好。
张秋花到了这里,便要同木梨分开了。
“秋秋,你在这里一定要好好做事,努力赚钱。”
张秋花心里很不舍:“梨梨,我们说好了,你每回来县城,可都要记得来看我。”
木梨拍着胸膛跟她保证了。
张玉娘对张秋花道:“你先在这里住下,我回头会跟另两人提一提你,两人都很好,不会亏待了你的,只一点,若有机会,还是要多跟别的绣娘子学习学习的,万莫因为自己本事高了,就瞧不起别的同行。”
张秋花将这话记在心中。
管事妈子又请了几人去前头绣坊参观了一番,比起双拐镇的那个绣坊,这个的确高端、大气、上档次多了。
店面有三个大门,取下门板后,外头行走的人,都可以看到铺子里的陈设,少不得摆在最外头的,正是张玉娘绣的一副松鹤延年大屏风,里头再摆了些小屏风,又在各处柜台后摆了陈设柜,上头都摆了折好的绣品,靠铺子一端有墙的地方,又用屏风隔开,里头设了一套配有四绣墩的喇叭花桌。
东西还没有全摆上来,许多柜架上都是空的。
管事妈子说了,等到开业的前一日才给摆上,省的会落上一层灰,那就不美了。
铺子后头便是绣房,有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株大树,天气热,又晴朗的时候,绣娘子们可以在坐在这里绣花,正对着的便是一个三明室的正屋,是用来做室内绣堂,东西两厢房便充做库房,后头才是绣娘子及各位各事们的住处,在最后的西侧西厢房后头,还有一处伙房,是给绣娘子们做饭、烧水的地方。
木梨头一回瞧见这样的铺子,到也看的津津有味。
不时,便有人来告诉那位管事妈子,说是县令姨娘已经在县里最大的酒楼——望兴楼已设下饭局,请了几人前往。
牛老板三个一听,自然是要拒绝的,他们怎么可能去。
张玉娘想了一回,便问牛老板几个的意思。
牛老板三人想连夜赶回家去,便不在县里耽搁了。
张玉娘听后,也不再留三个,给了双倍的工钱,又请了管事妈子帮忙去外头买饭来,这才让牛老板先送几人去那望兴楼,至于几人的随身行李,也要托牛老板送去木久兴家的。
待他忙完这事,再回转这边吃过晚饭,就可以与另两人汇合,然后一起回去了。
因木家几人要多耽搁些时日,牛老板这才决定先回去的。
对于木房氏、木老爷子会否高兴张玉娘带木梨去那边住,张玉娘对此毫无压力,高不高兴,她都不放在心上了。
小翠虽是姨娘,但正室不在跟前,平日里,县令不方便出面的事,都是由她出面打理,在这源河县,颇有些脸面,望兴楼晓得是她在这里设宴款待客人,菜式不光份量足,而且,食材也十分新鲜。
木家四人到时,只有小翠带着一双儿女来了。
张玉娘问她:“妈妈不来么?”
小翠答:“咋不来,不光妈妈来,我家老爷听说你当家的来了,他老高兴了呢。”
张玉娘笑了:“哎,正好,我带了一桶新鲜活虾来,妈妈又不爱吃这个,到便宜你家老爷了。”
“哎,这个好难弄到活的,你咋弄过来的?”小翠高兴不已。
张玉娘再答:“那玩意儿忒难伺候了,一路上,你都不晓得换了多少回水,又怕路颠簸的太利害伤着它们,不晓得要多小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