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这里是为了方便黄语宁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好好生活。
要说这活过半年,应该也不难,那顾承影去了哪里呢?
他明明和她一起进来的,但是醒来的故事线里却没有顾承影的身影,准确来说,黄花花的故事线里,没有男人。
从小到大都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甚至和她一起玩的孩子们也都没有男的,都是小女孩,性子一个比一个野。
突然想到,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才没有男孩子和她们玩吧。
找顾承影的事先放一放,时间还有半年,充裕得很。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先解决她和奶奶的温饱问题啊,不然女主这小胳膊小腿的到时候再给饿死了。
六十年代,确实不好搞,吃饭什么的都是问题,自己家里也没有田,看来得拿什么去换。
黄语宁起身往外面走,走着走着就往山上去,她们房子背后这座山啊,里面的好东西多了去了,不过黄花花之前也没啥文化,什么都不认识。
她的奶奶也没办法带她去山上认,想来想去,黄语宁还是决定干起老本行,卖草药。
果然,技多不压身,在这个医学落后的年代,会一手好医术,就是本钱。
不过还得想个理由出来遮掩着,要不然她一觉醒来突然就会了医术,听起来也怪吓人的。
而且人家应该也不是很信任这种突如其来的东西吧。
走在自己已经十分熟悉的小路上,黄语宁只是随便看看,就发现了特别多的草药,而且都是一些可以医治普通的病症的草药,就很常见。
现在这种情况,常用药才比较抢手,毕竟村里的人,有些小病小痛的,忍忍也就过去了,但如果能用一些蔬菜种子换取,想必他们应该会很愿意。
因为没有带装草药的东西,黄语宁就把那些草药都抱在胸前,直到拿不下了,她才转头下了山。
还在路上看到了一些野生的草莓,黄语宁也顺手摘了一些,这个吃着酸甜可口,还没被人采去,带回家正好。
等黄语宁回到家里的时候,就看到黄花花的奶奶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走着,似乎很着急。
她快步上前,用身体把门推开,走过去问:“奶奶您在找什么?”
一看到黄语宁,老人家的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容,转而又变成了担心:“花花你跑哪里去了?快过来让奶奶看看身上怎么样了。”
知道是因为自己刚才跑出去让她老人家担心了,黄语宁赶紧把手里的草药都铺在旁边她出门前用废弃的木材搭好的架子上,然后才捧着那些野草莓走到奶奶面前。
只见黄语宁唇角露出甜甜的笑容,声音透着无限温柔:“奶奶,我醒来没看到你,就去后面山上给你摘了野草莓,你试试,可甜了。”
“唉,奶奶都老了,不爱吃这些,你吃吧啊。”
知道奶奶是舍不得,黄语宁把野草莓往她怀里一塞,就转身去整理架子上的草药了。
这些有的需要晾干,有的需要浸泡,今天有的忙了。
见黄语宁带了这么多草回来,奶奶也是不懂这些,就好奇问了一句:“这些是什么呀?花花你可不是要吃草吧?奶奶还能养得起你,咱不吃这些,乖啊。”
被奶奶逗笑了,不得不说,老人家有时候就是这么可爱。
她拿起一株草药,柔声细语地解释:“奶奶,你看这株草,是用来治咳嗽的,如果嗓子不舒服,把这个泡水喝,三次就能好全。还有这个……”
不知不觉,黄语宁就一点一点,把摘回来的草药都给老人家介绍了一遍,说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时,黄语宁的眼睛里仿佛有光,看上去神采奕奕,格外吸引人。
一本正经地听完黄语宁的介绍,黄奶奶才疑惑开口:“不过花花啊,你怎么突然认识这么多草药了?奶奶记得你以前,只会爬树啊。”
嘴角没忍住抽了两下,黄语宁是真觉得最后这句大可不必,她笑着说是跟镇里的韩大夫学的,然后才算是稳住了奶奶。
韩大夫是从城市来的大夫,据说家里条件还不错,为了给国家做贡献,特意到这里的小镇里免费给附近大大小小村子以及镇子里的人看病。
不过因为镇子离他们的村子还是有点远的,所以基本上如果不是什么太严重的病症,他们一般也不去镇上。
不过接下来如果还想让周围的村民相信她的医术,这个韩大夫她还是要去会一会的,最好能用医术让他折服,这样会让她的行动方便很多。
当天晚上,黄语宁和奶奶吃完饭,她就趁着天上的月光最亮的时候,给自己缝了一个可以随身背着的小包包,这样也能够方便些。
在包包的角落绣了一个小小的宁字,黄语宁突然庆幸,村里的人大多都不认字,刚好方便了她。
叫黄花花却在包上绣了别的字,就会引起怀疑。
虽然这个世界很简单,但黄语宁却本能地保持着警惕,生怕哪里出了差错,现在顾承影的命也挂在她手里,小心些总没错。
和黄语宁同时到达这个小世界的顾承影,此刻正坐在书桌前,看书。
没有遇到黄语宁,顾承影也没有太过慌乱,他这一次的任务是成功写出一本出名的著作,听上去,很莫名其妙。
不过,既然是简单级别,他也就认了,要想出名,在这个年代没那么容易。
顾承影还是决定先从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开始,总之时间还很宽裕,而且他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黄语宁,写一本出名的书有助于让她更快地发现他。
越是这种特殊时期,有钱没钱人的差距就越大,顾承影这边用着灯,那边黄语宁只能借着月光。
第二天一大早,黄语宁就把昨天晒干的草药收起来,还炖了一些自己吃,身上的筋骨都伤到了,得先治好才行。
收拾好那些草药,黄语宁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放好,然后就放进自己的小包包里,直接去了村里。
因为正值农忙,所以村里的人不多,大都是一些老人带着还不会做事的孩子,看得黄语宁突然脸就有点红,她都十七岁了,奶奶还在地里干活,她却在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