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衢州事宜,离家两月有余的苏九冬随温以恒回到岐山县,偶然发现县城里居然多出了药膳馆。
不过这些药膳馆并不是新开的店铺,原身本就是饭馆,只不过现在在招牌上加了“药膳”的名头。
苏九冬觉得新鲜,特意选了一间县衙附近的林生饭馆,打算进去试试他们家的药膳如何。
苏九冬一行人昼夜兼程,行车赶路,一路上洗漱不便,所以几人都有些灰头土脸的。
再加上林生饭馆里迎接几人的店伙计,是最近才新招进来的,所以就没能认出苏九冬和温以恒这两位永源药膳馆的东家身份。
“几位客官可是刚刚赶路歇脚的?一路辛苦了,看看吃点什么?”店伙计奉上茶水和菜单,热情的招呼几人。
苏九冬接过菜单细细浏览。
薏米粥、鲤鱼汤、冬瓜粥、乌鸡汤、羊排骨、药膳锅……菜单上药膳一栏的膳食,几乎与永源药膳馆的菜品如出一辙。
定位给寻常百姓吃的一些菜品价格,和永源药膳馆差不多便宜,但是定位卖给达官贵人的精品药膳价格则贵上许多。
其中有几道的价格,甚至比永源药膳馆最贵的菜品,还高出快二十两银子。
苏九冬虽然有些疑惑,但是从古至今,滋补的药膳菜品来来回回大概也就那几样,所以苏九冬也没有多想,招呼店伙计推菜点菜:“你们饭馆里卖的最好的药膳是哪一种?师傅推荐的药膳又是哪一种?”
“卖得最好的是薏米粥、绿茶蛋,寻常百姓就爱点这些吃,好吃又便宜。”
店伙计说到比较便宜的菜品时面露点点不屑,但是说到接下来的几种菜品则极力推荐:“要说店里师傅和一些官家贵夫人爱吃的就多了,乌骨鸡、羊小排锅和药膳猪蹄这些都是常点常吃的,最是滋补养身。”
温以恒腹中实在饥饿,对于吃什么有些兴致缺缺,只想赶紧吃完回去休息。
店伙计不明状况,误以为温以恒对这些菜品不感兴趣,打算使出杀手锏:“这位客官,如果您觉得这些菜品太过平常,不妨试试元宫四和汤。”
店伙计故意压低声音,摆出一副“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模样,装模作样的低声说:“前段时间钦差大臣巡视到咱们岐山县里,突然患病。其他大夫束手无策,关键时刻苏大大夫奉上这道元宫四和汤,钦差大臣就是吃了这道药膳才好的。”
听到他人提及自己,而且还是编造的故事里现身,苏九冬眼皮跳了跳,立马坐直了身子,问那店伙计:“你说的苏大夫,是永源药膳馆里的苏大夫?”
温以恒和其他几人也来了精神,坐正了身子以手撑脸要听店伙计掰扯,个个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八卦表情。
“哟?这位客官您也听过苏大夫的名声啊?小的说的正是她。前段时间她治好了钦差大臣的病,名扬整个岐山县……”
店伙计又故作神秘的压低声音说:“咱们饭馆东家和苏大夫是好友,所以苏大夫才肯把这道元宫四和汤的食谱送给咱们店的。”
苏九冬听后讪然一笑,特意点了那道“治好了”钦差大臣的元宫四和汤和其他几个菜品尝个鲜。
苏九冬可不记得自己有认识一位开林生饭馆的朋友,也从没有给楚律封喝过什么元宫四和汤,只怕是这家林生饭馆在打着自己的名头行骗。
苏九冬面有微微怒色,隐忍不发,眼含怒气,再次打量这家环境与家具都是全新的林生饭馆。
饭馆里也七七八八坐了不少人,苏九冬派人去问,一问之下得知在座的食客大多是冲着苏大夫给钦差大臣吃的这道“元宫四和汤”来的。
苏九冬听完更是怒不可遏,瞪着店铺里挂着的“元宫四和汤”菜牌,眼神恨恨。
看到苏九冬此时面带尴尬又恼怒的神情,温以恒掩面而笑:“这家店敢明目张胆打着你的名字做噱头,可不就是仗着如今你还没回岐山县吗?”
“仗着我不在?难道他们不怕我回来后揭穿他们?”苏九冬怒拍大腿,整个人气鼓鼓的,不由自主的蹙眉嘟嘴。
温以恒摇摇头,笑她天真:“等到你回来了,这个元宫四和汤的名声也打出去了,平常百姓只会以为是你和这家林生饭馆有合作,你再辩解也没人会信了。”
“那如果我把这道骗人的药膳和饭馆东家告上县衙呢?”苏九冬认为上衙门要求官府主持公道,最公正不过了。
“其实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小事闹上官府,我们私下里和这家饭馆的东家说一声,让他把元宫四和汤给撤了,再澄清一番不是你配的药膳,给你赔礼道歉就行了。”
温以恒不认同苏九冬把这事闹大的主意。
林生饭馆敢做药膳的生意,其实也等于是永源药膳馆的同行竞争。盗墓
苏九冬不算是完全的生意人,对经商一套也不熟悉,更不了解餐饮行业里尔虞我诈的激烈竞争。
如果不小心得罪了一大片同行,受人排挤,以后永源药膳馆在岐山县可能会处于立锥之地,举步维艰。
“都是岐山县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凡事留条后路,不必做得如此决绝。”
苏九冬无奈点头,打算把这事往后搁置,以后得闲了再来处理。
不一会儿点好的药膳送了上来,其他菜色都差不多,苏九冬和温以恒最关注那道元宫四和汤。
元宫四和汤看起来和一般的汤没有多少差别。苏九冬才喝了一口就尝出了其中包含了什么食材。
不过是白面、芝麻、小茴香混合在一起,再拌了盐的普通汤水而已。
这样的食材配方,有补中健脾、祛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症状,但是并不能治疗楚律封当初所染的瘟疫病。
苏九冬抓过菜单,定眼一看,再次确认了这道元宫四和汤的价格。不过只是普普通通的白面和芝麻,林生饭馆堂而皇之的收费一两二钱一碗。
林生饭馆纯粹是在骗人敛财,挂羊头卖狗肉。
苏九冬再查看了其他几道菜品,都是普通菜肴里放几根冬虫夏草类的中药材,摇身一变就成了“药膳”,但其实是“伪”药膳。
苏九冬赌气的撂下筷子,没了再吃的心思,早已被林生饭馆的说完事情给气饱了。
温以恒见状,对楚律封和其他几位随侍使了眼色,几人匆匆吃了几口,最后结账走人。
楚律封拜别众人,回了钦差行辕。
苏九冬二人回到药膳馆内,听刘掌柜说明情况后才知道县城里增开了几家药膳馆的原因。
两个多月前,钦差大臣楚律封染病,原先的几位知府知州也受到波及一同染病,全靠苏九冬力挽狂澜,妙手回春,才得以救治。
随后苏九冬跟着温以恒赶赴衢州,是以她并不知道在她离开后,岐山县里传开了她救治钦差大臣的消息,永源药膳馆顿时声名鹊起。
药膳馆目前生意还算不错,每日一到饭点都会坐满人,进账收入的数目也十分喜人。由于药膳馆里隐隐显露出过于忙碌、人手不够的趋势,刘掌柜又雇佣了两位店伙计来帮忙。
岐山县百姓得知苏九冬治好了钦差大臣,对她这位来自农村的女子更加刮目相看,所以来药膳馆吃饭的人更加爆满,有时候甚至达到了需要预约的地步。
苏九冬随温以恒和楚律封赶赴衢州,强势助力灾区控制病情,治好了瘟疫。
温以恒将事情上报朝廷,苏九冬也得到了朝廷的褒奖。
在苏九冬还没回到岐山县时,朝廷赐下来的“妙手回春”牌匾,和赏赐的一万两纹银就已经送达永源药膳馆。
刘掌柜把牌匾高挂在药膳馆正堂中央,而一万两纹银由身为养母的柳芸娘代收,拿去钱庄存了起来。
有朝廷和钦差大臣的名气加持,永源药膳馆生意兴隆火爆,苏九冬的药膳名声大噪。
杭州城里一些贵夫人听闻了苏九冬的名声,更得知由她调配的药膳,调养养生的效果显著,纷纷慕名前来县城里,想邀请苏九冬上门为她们配膳调理。
然而当时苏九冬还在衢州仍未归来,贵夫人便只得作罢,留言说等苏九冬回来后派人去知会她们一声,届时再登门拜访。
苏九冬反应过来自己出名了,名声甚至传到了杭州城临安府,不由得大感意外。
苏九冬认为她不过是在行使自己的责任,治病救人,做的都是寻常事,从没想过自己会有出名的一天。
“那县城里那些增开的药膳馆,又是怎么回事?”苏九冬出名,永源药膳馆生意随之火爆,这可以理解,但和那些饭馆没关系,又怎么会增设了药膳的部分呢?
“原来咱们家是岐山县里唯一的药膳馆,一开始生意也不如和,所以周边饭馆也没把咱们家放在眼里。”
“现在东家您出名了,馆子里生意火爆了,其他同行自然就眼红了,所以跟着咱们家有样学样呗。”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刘掌柜对此见怪不怪。
只要不是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他们也不能好说什么,毕竟药膳馆也不是他们永源药膳馆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