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三家,其中一家仍然能打败秦,可以想见,晋当年的强大。秦的小哥哥越国,灭了当年差点就把楚给灭了的吴国。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擦,禽兽啊”,
“禽兽不如,楚是蛮师,如同禽兽,吴干残楚,他又把吴灭了”。有人认为秦穆公当属春秋五霸,而越王勾践不是。
反正我还是觉得秦穆公只是霸西戎,而中原诸侯没明确认可,周天子也没表态,秦穆公应该不算。
个人是赞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之一的说法。因为他尊周室,也有段时间,得到了诸侯们的认可。
后来一会盟,随着接触增多,一看越的发展,
“哎哟,我去!什么玩意”。众诸侯一看越,啥玩意儿,东夷!因为秦越的特殊关系,秦也被刷了一层黑漆,
“我啥也没干啊,躺枪”。魏国劝赵和韩别搞内讧,当时赵最强大,
“我魏和你韩联和赵打,最后两败俱伤。我和赵打你韩,唇亡齿寒,接下来就是我魏亡。你韩和赵打我魏,接下来就是你韩亡”,最后果然有效果,三家没打起来。
魏国你挨着赵和韩,不吞并,你对得起这乱世吗?其实,魏有目标了,你懂的,秦。
打败吴,以为越是怎样的风采奕奕,一看越,别看了,看着伤心,闻者流泪,一个字没文化,两个字,野蛮。
“秦,哎哟喂,你哥们那样,看来你也不是什么好货”。吴不仅仅是吴,吴是晋帮助过,用来牵制楚的,对中原文明的接受程度教高,大家一看吴被越打败,以为吴孙武那套不顶用。
后来一看越这德行,就又开始推崇孙武那套。斩二姬,你贵族有什么了不起,照斩不误,军法面前,人人平等。
很可能法家的平等,法家的严刑峻法,都源自于对孙武认识的发酵,也就是那次斩二姬。
鬼谷子那支,从孙武衍生出来,怎么这么说呢?鬼谷子的张仪、苏秦,庞涓、孙膑,即有兵家,又有游说。
在小国吴国攻楚的过程中,就是兵家和游说的完美结合。策动桐国叛楚,又欺骗楚,只要楚朝吴开师,吴就会害怕楚,去替楚攻桐。
就像耍蛇人一样,把蛇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只手,趁敌人不注意,另一只手已经伸向它。
然后吴攻打楚,那才真是势如破竹,几乎是以一般行军的速度,打到楚的国都。
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各国都在尝试,百家也在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孔夫子齐国之旅,没能生根发芽。他的儒家也开始调整,出现了几个派别。
百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魏国开始图强,用吴起等,以武力敲开秦国大门。
用仁政施恩百姓,以儒家文化感召众人。这几板斧,都是朝着驯服秦去的,为什么不是亡秦?
因为秦无过错。对秦,一直视为异类,相对于周室的异类,相对于中原文明的异类。
从郑庄公时,就想要驯服秦,再到晋文公,都有这股暗线在走。这股线时隐时现,时强时弱。
秦的行为契合中原文明,那这股线就会消失。秦的野蛮暴露出来,那这股线就会变强。
魏文侯用李悝为相,这春秋战国交替之季,变法第一个在魏开了花。李悝在公元前406年为相,进行改革事宜。
在为相前,肯定相应的变革已经开始,李悝来细化、量化、标准化,魏国有变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