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恒在贾元春出生后,满以为这个生在大年初一的侄女会迎来各方的重视。即使不像贾宝玉那样满大街的宣扬,也应该被赞几声生在了好时辰上,不想身临其境才发现红楼中元春有大福气的噱头根本没人提及。
细想来却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一则是出生于大年初一的孩子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若生在这天的都有大福气,那干脆算算日子与都生在大年初一好了。再说生在大年初一也证明不来有福气,比如他院子里的吴嬷嬷,就是大年初一的生辰,结果被赶出了夫家流落为仆。
二则是贾元春毕竟是个姑娘,总归是要嫁出去的,有福气没福气的那也得看在夫家过得如何。贾宝玉为何被说是有大造化,就是因为他是个男丁,可以顶立门户。说起来王氏还因为生了女孩坐月子都没高兴起来,就是出了月子看上去都还闷闷不乐的。
这个也好理解,原著中贾元春可是大姑娘,如今因为蝴蝶效应多了个贾瑶,她就成了二姑娘。对了,元春是乳名,族谱上写得是贾瑛,由此可见,嫡出的女孩都顺着男丁排行,庶女就没这个待遇了。
接着说贾元春有大福气的生辰,,夏恒想应该是后来贾元春入选女史进宫时才被提及的,这样才能受到贵人的注意。只是谁也没想到注意是注意了,却被新帝认为是四王八公妄图走甄家的路子,最后想出第二个甄贵妃的贾家便成了出头的榛子,落了个白茫茫一片的结局。
虽然不知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夏恒开脑洞。尤其是宫里皇子皇女也相继出生,夏恒总是在脑海里模拟贾元春成为贤德妃的过程。
夏恒模拟这个场景自然不是闲的,贾元春可是和贾琏同岁,开场的时候贾琏都二十来岁了,可见贾元春封妃时年纪已经算大的了。先不说贤德是封号还是提前定下的谥号,这一上去就是妃位,说没有猫腻谁信呀。
反正夏恒是不信的,不过信不信的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荣国府因为郑氏和贾瑚以及贾瑶的存在,未来已经有了不少的偏差,贾元春会不会入宫还是两说呢。所以夏恒想想也就过去了,荣国府的未来再怎么坏应该也坏不过原著了,再说即使荣国府如原主中一样毁灭了,那还有几十年的光景,那时的他还不知身在何处呢。
如今的贾元春不过是个婴儿,王氏压根没想到自己的女儿未来会成为后妃,对元春的疼爱远不及对贾珠的重视。出了月子后就忙着想办法把交出去的管家权收回来,还想着能从即将临盆的郑氏手中再拿过来一部分。
可惜,郑氏手下多能人,早早就安排好了自己院里的事情,即使是贾母想插手也不过是赐了个丫头做眼线而已。而郑氏已经不想着贾赦和她能琴瑟和鸣了,相敬如宾也凑合过了,一个丫头而已,往房里一扔想出门作妖也得看出不出的去。
所以正是在贾母赐了丫头后立刻又送了一个给贾赦,贾赦到底都受用了,郑氏也愈加符合当今社会的贤妻的标准了。贾赦毕竟是封建男权社会成长起来的,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母亲是在疼爱他,妻子也愈加大度,所以说贾赦变成后来的模样,也是他本性使然。
老太太见此情形只能在心里叹气,到底是母子天性压过了她的养育之恩。说不定贾赦还会埋怨她的抱养,否则怎么会得不到和贾政一样的疼爱,如今得到自己的母亲的重视,正在兴头上的贾赦恐怕是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奇怪,在家里越是被压迫的孩子就越孝顺,反而是被宠溺着长大的孩子越不孝。老太太也知道贾赦从小不被贾母待见,如今贾母给了好脸色自然就颠颠的凑了上去,不过老太太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多少日子了,希望这母慈子孝能一直演下去也是好的。
就是夏恒看的牙疼,夫妻跟客人似的,那能是夫妻,跟房东和房客似的。因此贾元春洗三和满月宴看着是热热闹闹的,给夏恒的感觉却是虚得不行,不过看着白白胖胖的侄女,夏恒还是很大方的送出去了两副不同样式的银锁和银手镯及脚镯。
就算被王氏腹诽,他没打算送个金玉出去,财不外露是真理,他一庶出能送个银质品已经不错了。而且贾敏就算送出去的是玉锁,王氏也绝对不会认为贵重,反而会觉得府里贴补贾敏太盛。
或许是有人就天生不对盘,这两人一个是女子无才的代表,一个是满腹经纶的才女,共同话题基本没有,能相处的好才是怪事。只是目前看来两人没有交恶到原著中王氏踩黛玉的程度,也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会变成书中景象。
毕竟林黛玉的出身要比薛宝钗高了不少,五代列侯可比紫薇舍人的名头响亮多了,就这还不被王氏待见。夏恒总觉得是因为贾敏这个才女的名头,这才导致王氏对才高八斗的林黛玉不喜。
而薛宝钗显然深知王氏的脾性,除了在姐妹跟前展示过自己的博学,可从没在王氏跟前显露过。至于后来逐渐展现出来的才华,想来是因为林黛玉已然成为孤女,她已经成为不二人选,况且王氏也希望贾宝玉光耀门楣,有个识文断字的妻子也是一大助力。
咳咳,又扯远了,时不时的开个脑洞已经成了夏恒的日常习惯了,这也怨不得夏恒会如此。红楼剧情中的人物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换谁身在其中都要想想日后的光景,这可关系着自个的未来。
虽然未来还很遥远,毕竟元春现在也不过是个婴儿,只是时间是最不经挥霍的,还没等夏恒从年节和满月宴中回过神来,又轮到王氏的生辰了。
不过因为刚设了大宴,再加上郑氏即将临盆,府里的气氛还挺紧张的,所以各房也就送了礼物过去。不管王氏如何因为自己生了女儿,就想着让郑氏也生个女儿的心,贾琏在三月初九这天还是到来了。
在听到产房里传来稳婆报喜的声音后,王氏就低下了头,生怕自己眼中的嫉妒被人看见。当时王氏怀有身孕的时候是一心想生个男孩的,这样即使郑氏又生了男孩,二房同样有两个儿子,现在大房有二子一女,二房却只有一子一女,不管未来的质量如何,只在数量上就把二房比了下去。
贾代善和贾赦那是真的高兴。贾代善因为老太太和贾母的缘故,对贾赦是爱也不是,严厉也不是,一腔的父爱只好放在了隔代上。
这也是为何贾母看不惯郑氏母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贾代善对贾赦的态度延续到了贾政的身上,毕竟原著中最疼贾政的是其祖父,而不是父亲,也就是说贾代善对两个儿子是没多少区别的。
说不定还因为贾赦要继承荣国府的原因,反而对贾赦更好,所以说贾母扭曲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她最疼爱的是养在自己跟前的贾政,为贾政做些谋划也就顺理成章了。
值得庆幸的是贾母还不像原著中把心偏到胳肢窝,老太太也有心化解贾母和贾赦之间的疙瘩,因此贾母又得了个孙子也是挺高兴的,至少夏恒看贾母的神情就知道,比得了贾元春要更舒展些。
至于最高兴的当属贾赦了,一子一女固然凑了个好字,但是谁家还嫌男丁多啊!现在他还未到三十岁就有了三个孩子,至少比他的祖父和父亲强多了,这么一对比,他能不乐呵吗?私底下就做了个决定,再嫡出子女未长成之前,庶子庶女的还是不要为好,免得嫡出的受到伤害。
这也是他在外同人来往时总结出来的,嫡庶不分,嫡庶年龄相差太小,都有可能造成家乱。尤其是还有故旧安东郡王的例子放在那里,庶子为长可是连世子都没法立,看那嫡子的行动力就知道,这个郡王位能不能传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而老太太却是高兴过了头,她一看自己四世同堂不说,第四代还都是嫡出,激动之下就卧床了。吓得贾代善急急忙忙请了太医,经过望闻问切后太医下了没有大碍的诊断,只需要静养便是。
要夏恒来说老太太是松了口气,所以身体就不舒服了。首先就是子孙满堂给乐的,其次就是夏家有了承嗣的人了了心事,最后就是贾敏没有被下圣旨,可以找个门当户对的亲事,而不是注定有正妃侧室的宗室。
可惜贾母她不这么想呀,她就觉得自己的女儿是是受了老太太的连累,若不是老太太病了,她的敏儿绝对会被选上的,而不是为了孝顺的名头在家里侍疾。其实这明显就是迁怒,三天的时间还不够宫里贵人看资料的时间,更别说拍板定下人选的事。
这事说起来也是寸,就在老太太卧床的第三天,宫里下了圣旨挑了十来个姑娘进宫了。贾母在知道没有贾敏的时候,得了孙子孙女的喜悦被冲刷的一干二净,她也知道自己的迁怒是没有道理的,可让她承认自己的女儿不如别家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落选的贾敏,夏恒觉得这小姑娘倒是挺纠结的。一是觉得自己落选有点没面子,琴棋书画管家理事驭下是样样精通,就这还被刷下来,脸上有些挂不住。
二是小姑娘情窦初开,一想到宗室男子的家室标配,不是一正四侧就是一正两侧,心里就有些不愿意。要是可能的话谁不愿意过一生一世字双人的生活。
嗯,各位没猜错,就是那个纳兰容若,在诗词排行上隶属夏朝,诠释之一为夏初期有名的满族词人。
其实贾敏也想过自己出嫁的生活,她想要的是鸾凤和鸣,而不是举案齐眉,更不是相敬如宾,所以知道自己落选的时候还是稍微松了口气的。
只是看着贾母意难平的样子,也只能做出一副伤心的模样,否则被贾母知道了真实的想法,绝对会被再教育的。
而夏恒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绝对不到贾母跟前相互刺激,免得贾母迁怒之下立马给他找个人家联姻。只是联姻这种事不是他想躲就能躲的,到底还是没逃了被订亲的命运,连死遁都来不及布置。
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要出嫁的消息,囧。
作者有话要说:手机上看不到是哪位盆友的营养液,总之先谢过了,盆友们的喜欢便是更文的动力。^_^
夏恒在贾元春出生后,满以为这个生在大年初一的侄女会迎来各方的重视。即使不像贾宝玉那样满大街的宣扬,也应该被赞几声生在了好时辰上,不想身临其境才发现红楼中元春有大福气的噱头根本没人提及。
细想来却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一则是出生于大年初一的孩子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若生在这天的都有大福气,那干脆算算日子与都生在大年初一好了。再说生在大年初一也证明不来有福气,比如他院子里的吴嬷嬷,就是大年初一的生辰,结果被赶出了夫家流落为仆。
二则是贾元春毕竟是个姑娘,总归是要嫁出去的,有福气没福气的那也得看在夫家过得如何。贾宝玉为何被说是有大造化,就是因为他是个男丁,可以顶立门户。说起来王氏还因为生了女孩坐月子都没高兴起来,就是出了月子看上去都还闷闷不乐的。
这个也好理解,原著中贾元春可是大姑娘,如今因为蝴蝶效应多了个贾瑶,她就成了二姑娘。对了,元春是乳名,族谱上写得是贾瑛,由此可见,嫡出的女孩都顺着男丁排行,庶女就没这个待遇了。
接着说贾元春有大福气的生辰,,夏恒想应该是后来贾元春入选女史进宫时才被提及的,这样才能受到贵人的注意。只是谁也没想到注意是注意了,却被新帝认为是四王八公妄图走甄家的路子,最后想出第二个甄贵妃的贾家便成了出头的榛子,落了个白茫茫一片的结局。
虽然不知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夏恒开脑洞。尤其是宫里皇子皇女也相继出生,夏恒总是在脑海里模拟贾元春成为贤德妃的过程。
夏恒模拟这个场景自然不是闲的,贾元春可是和贾琏同岁,开场的时候贾琏都二十来岁了,可见贾元春封妃时年纪已经算大的了。先不说贤德是封号还是提前定下的谥号,这一上去就是妃位,说没有猫腻谁信呀。
反正夏恒是不信的,不过信不信的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荣国府因为郑氏和贾瑚以及贾瑶的存在,未来已经有了不少的偏差,贾元春会不会入宫还是两说呢。所以夏恒想想也就过去了,荣国府的未来再怎么坏应该也坏不过原著了,再说即使荣国府如原主中一样毁灭了,那还有几十年的光景,那时的他还不知身在何处呢。
如今的贾元春不过是个婴儿,王氏压根没想到自己的女儿未来会成为后妃,对元春的疼爱远不及对贾珠的重视。出了月子后就忙着想办法把交出去的管家权收回来,还想着能从即将临盆的郑氏手中再拿过来一部分。
可惜,郑氏手下多能人,早早就安排好了自己院里的事情,即使是贾母想插手也不过是赐了个丫头做眼线而已。而郑氏已经不想着贾赦和她能琴瑟和鸣了,相敬如宾也凑合过了,一个丫头而已,往房里一扔想出门作妖也得看出不出的去。
所以正是在贾母赐了丫头后立刻又送了一个给贾赦,贾赦到底都受用了,郑氏也愈加符合当今社会的贤妻的标准了。贾赦毕竟是封建男权社会成长起来的,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母亲是在疼爱他,妻子也愈加大度,所以说贾赦变成后来的模样,也是他本性使然。
老太太见此情形只能在心里叹气,到底是母子天性压过了她的养育之恩。说不定贾赦还会埋怨她的抱养,否则怎么会得不到和贾政一样的疼爱,如今得到自己的母亲的重视,正在兴头上的贾赦恐怕是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奇怪,在家里越是被压迫的孩子就越孝顺,反而是被宠溺着长大的孩子越不孝。老太太也知道贾赦从小不被贾母待见,如今贾母给了好脸色自然就颠颠的凑了上去,不过老太太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多少日子了,希望这母慈子孝能一直演下去也是好的。
就是夏恒看的牙疼,夫妻跟客人似的,那能是夫妻,跟房东和房客似的。因此贾元春洗三和满月宴看着是热热闹闹的,给夏恒的感觉却是虚得不行,不过看着白白胖胖的侄女,夏恒还是很大方的送出去了两副不同样式的银锁和银手镯及脚镯。
就算被王氏腹诽,他没打算送个金玉出去,财不外露是真理,他一庶出能送个银质品已经不错了。而且贾敏就算送出去的是玉锁,王氏也绝对不会认为贵重,反而会觉得府里贴补贾敏太盛。
或许是有人就天生不对盘,这两人一个是女子无才的代表,一个是满腹经纶的才女,共同话题基本没有,能相处的好才是怪事。只是目前看来两人没有交恶到原著中王氏踩黛玉的程度,也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会变成书中景象。
毕竟林黛玉的出身要比薛宝钗高了不少,五代列侯可比紫薇舍人的名头响亮多了,就这还不被王氏待见。夏恒总觉得是因为贾敏这个才女的名头,这才导致王氏对才高八斗的林黛玉不喜。
而薛宝钗显然深知王氏的脾性,除了在姐妹跟前展示过自己的博学,可从没在王氏跟前显露过。至于后来逐渐展现出来的才华,想来是因为林黛玉已然成为孤女,她已经成为不二人选,况且王氏也希望贾宝玉光耀门楣,有个识文断字的妻子也是一大助力。
咳咳,又扯远了,时不时的开个脑洞已经成了夏恒的日常习惯了,这也怨不得夏恒会如此。红楼剧情中的人物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换谁身在其中都要想想日后的光景,这可关系着自个的未来。
虽然未来还很遥远,毕竟元春现在也不过是个婴儿,只是时间是最不经挥霍的,还没等夏恒从年节和满月宴中回过神来,又轮到王氏的生辰了。
不过因为刚设了大宴,再加上郑氏即将临盆,府里的气氛还挺紧张的,所以各房也就送了礼物过去。不管王氏如何因为自己生了女儿,就想着让郑氏也生个女儿的心,贾琏在三月初九这天还是到来了。
在听到产房里传来稳婆报喜的声音后,王氏就低下了头,生怕自己眼中的嫉妒被人看见。当时王氏怀有身孕的时候是一心想生个男孩的,这样即使郑氏又生了男孩,二房同样有两个儿子,现在大房有二子一女,二房却只有一子一女,不管未来的质量如何,只在数量上就把二房比了下去。
贾代善和贾赦那是真的高兴。贾代善因为老太太和贾母的缘故,对贾赦是爱也不是,严厉也不是,一腔的父爱只好放在了隔代上。
这也是为何贾母看不惯郑氏母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贾代善对贾赦的态度延续到了贾政的身上,毕竟原著中最疼贾政的是其祖父,而不是父亲,也就是说贾代善对两个儿子是没多少区别的。
说不定还因为贾赦要继承荣国府的原因,反而对贾赦更好,所以说贾母扭曲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她最疼爱的是养在自己跟前的贾政,为贾政做些谋划也就顺理成章了。
值得庆幸的是贾母还不像原著中把心偏到胳肢窝,老太太也有心化解贾母和贾赦之间的疙瘩,因此贾母又得了个孙子也是挺高兴的,至少夏恒看贾母的神情就知道,比得了贾元春要更舒展些。
至于最高兴的当属贾赦了,一子一女固然凑了个好字,但是谁家还嫌男丁多啊!现在他还未到三十岁就有了三个孩子,至少比他的祖父和父亲强多了,这么一对比,他能不乐呵吗?私底下就做了个决定,再嫡出子女未长成之前,庶子庶女的还是不要为好,免得嫡出的受到伤害。
这也是他在外同人来往时总结出来的,嫡庶不分,嫡庶年龄相差太小,都有可能造成家乱。尤其是还有故旧安东郡王的例子放在那里,庶子为长可是连世子都没法立,看那嫡子的行动力就知道,这个郡王位能不能传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而老太太却是高兴过了头,她一看自己四世同堂不说,第四代还都是嫡出,激动之下就卧床了。吓得贾代善急急忙忙请了太医,经过望闻问切后太医下了没有大碍的诊断,只需要静养便是。
要夏恒来说老太太是松了口气,所以身体就不舒服了。首先就是子孙满堂给乐的,其次就是夏家有了承嗣的人了了心事,最后就是贾敏没有被下圣旨,可以找个门当户对的亲事,而不是注定有正妃侧室的宗室。
可惜贾母她不这么想呀,她就觉得自己的女儿是是受了老太太的连累,若不是老太太病了,她的敏儿绝对会被选上的,而不是为了孝顺的名头在家里侍疾。其实这明显就是迁怒,三天的时间还不够宫里贵人看资料的时间,更别说拍板定下人选的事。
这事说起来也是寸,就在老太太卧床的第三天,宫里下了圣旨挑了十来个姑娘进宫了。贾母在知道没有贾敏的时候,得了孙子孙女的喜悦被冲刷的一干二净,她也知道自己的迁怒是没有道理的,可让她承认自己的女儿不如别家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落选的贾敏,夏恒觉得这小姑娘倒是挺纠结的。一是觉得自己落选有点没面子,琴棋书画管家理事驭下是样样精通,就这还被刷下来,脸上有些挂不住。
二是小姑娘情窦初开,一想到宗室男子的家室标配,不是一正四侧就是一正两侧,心里就有些不愿意。要是可能的话谁不愿意过一生一世字双人的生活。
嗯,各位没猜错,就是那个纳兰容若,在诗词排行上隶属夏朝,诠释之一为夏初期有名的满族词人。
其实贾敏也想过自己出嫁的生活,她想要的是鸾凤和鸣,而不是举案齐眉,更不是相敬如宾,所以知道自己落选的时候还是稍微松了口气的。
只是看着贾母意难平的样子,也只能做出一副伤心的模样,否则被贾母知道了真实的想法,绝对会被再教育的。
而夏恒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绝对不到贾母跟前相互刺激,免得贾母迁怒之下立马给他找个人家联姻。只是联姻这种事不是他想躲就能躲的,到底还是没逃了被订亲的命运,连死遁都来不及布置。
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要出嫁的消息,囧。
作者有话要说:手机上看不到是哪位盆友的营养液,总之先谢过了,盆友们的喜欢便是更文的动力。^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