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烮说的确实没错,妖怪们逃回山洞,刚开始的时候都气急败坏。乱哄哄痛骂一阵之后,有妖怪问道:
“那书生是什么人物,竟如此厉害?”
“此人曾是天庭水军元帅,本名朱光烮,又名朱八戒。他那宝物,叫做撼帝钟,须得万分小心。”丹克的见识,还是比一般的妖怪多一些。
“只听说这厮是个情种,想不到竟有如此神通,这样的男人,我倒是很喜欢。”
麦瑞亚悠悠的说着,眼里似乎放出了光芒。
“其实他们两个人根本打不过我们那么多人,我们人多了,反而自己乱套,才给他们可乘之机,明日只需几个人将那姓朱的缠住,不让他有时间用那神钟,再有两三个人对付那头陀,剩余的道士,便只能任我们宰割。”丹克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此计甚妙,来人,将那小和尚拿去清洗一下,明日拿下五庄观,便吃唐僧肉庆功,到时候,在座的各位,人人都可长生不老。”麦瑞亚的语气和神情,又恢复了平时的优雅妩媚。
几名小妖欢呼而去。
袁山清将朱光烮和沙悟净的住处换了一下,让他们住到了后院的一间房中。后院的房子比前院那间条件好多了,朱光烮和沙悟净却没有心思休息,陪着袁山清等人,静待妖怪出现。妖怪随时会再来,等待的时候,他们聊起了那小和尚和那猴子。
“妖怪为什么要救那小和尚,这问题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他们真是一伙的,但是看起来又不象。”
“小和尚的事情我也不明白,不过,那只猴子极其难缠,如果他们跟妖怪是一伙的,的确是万分棘手。”朱光烮的口气很严肃。
听朱光烮如此看重那只猴子,袁山清知道那猴子肯定有些来历,便问道:“天蓬元帅了解那只猴子?”
“你们有所不知,那只猴子,便是四百九十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不知他如何逃出了五行山。”
道士们大吃一惊:“原来是他!”
“他能逃出那五行山,不是练成了通天神功,便是有通天之人相助。无论如何,都不能小觑。”
“他们是不是一伙的,很快就会知晓。”说这话的是沙悟净。
“沙兄弟何出此言?”
“如果那猴子来道观找那小和尚,便不是妖怪一伙的,依照猴子的性格,最迟今晚,便可见分晓。”
袁山清赞同沙悟净的意见:“不错,我们便等等看。”
天黑了,五庄观的里的人们都不敢睡觉,不知道妖怪什么时候会来。妖怪还没来,孙悟空却来了,他本想再晚一点来的,但是实在着急,太阳刚落山就来了。猴子到了柴房,却只发现一根绳子,看了左右几个房间,都是空无一人,无奈捉住了一个小道士询问,道士只说是小和尚被妖怪带走了,孙悟空不太相信。
本想救人,却连个人影也没见到,猴子日落而来,只是晚上做事隐蔽,却不是怕事。一听小和尚不见了,情急之下,孙悟空亮出金箍棒,就在五庄观院中大叫:“道士们,将那小和尚藏到了哪里,快点出来说话!”
一群道士将孙悟空围在了中间,袁山清带着几个师弟赶了过来,朱光烮和沙悟净跟在他们后面。
孙悟空见过袁山清,知道他是管事的,拿棒子指着他说道:“那小和尚在哪里,快点交出来。”
“你这猴子,偷了果子还如此嚣张,倒象是你有道理一样。”
“我们不过是吃了两个果子,你们也曾打了老孙几百鞭子,难道你们还要将那小和尚关一辈子?”猴子果然有自己的道理,泼猴不是白叫的。
“你那位朋友,被妖怪带走了,此事我们正想问你。”
“胡说,这道观内哪来的妖怪,难不成是你等谋财害命?!”孙悟空心中着急,没头没脑的反问袁山清。
清风和明月痛恨猴子,在一旁出言讥道:“你这厮说的好没道理,什么谋财害命?你们两个穷鬼,命你们有,但是财在哪里?”
“不得放肆!”袁山清训斥两个师弟,这两个小道士此时说这种话确实不该。
孙悟空本来就心急火燎,怒火一下被两个小道士点燃:“你们两个小道士太过恶毒,今日我便替你们师父教训一番。”举起铁棒便冲了上来,此时,五庄观内,没有人可以挡住猴子。
“兄台且慢!”一个人突然站到了孙悟空前面,悟空停下来一看,拦住他的是个头陀。
“洒家沙悟净,敢问你可是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正是俺老孙!”
“你如何逃出了五行山?”
“女娲娘娘指点那小和尚将我救出,如今我奉女娲娘娘之命,护送那小和尚去往长安!”
“怎知你不是假冒女娲娘娘的名头?”辛无念不相信孙悟空的话。
“俺老孙当年一个人就敢大闹天宫,何须借别人名头?”
沙悟净回头对袁山清等人说道:“几位道友,依照这猴子的性格,我看他不象说谎,他既奉女娲娘娘之命,那就是已入正道,当下应该设法一起对付那些妖怪,不要纠结几个果子的事情了。”
袁山清点了一下头,沙悟净转身又对孙悟空说道:“此事甚是奇怪,我们便到屋内详谈如何。”
“谈就谈。”孙悟空随着大家来到屋内,不管你卖什么药,猴子都敢尝一口。
沙悟净将这几天的经过给孙悟空讲了一遍,平时闷葫芦一样的沙悟净,今天口才出奇的好,一席话便将猴子说动了心。孙悟空听完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那些妖怪是什么来历?”
“这个确实不知,但是我和朱兄知道他们在这附近有藏身之处。”
“既然知道地方,现在就带老孙过去,将那些妖怪打散!”猴子情急之下,恢复了本性,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救人恐怕没那么简单,去看下虚实也好。不过,我们既然坐到一起,便要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