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冬风吹袭着,搜刮着大地的生机,整个平洲一派衰败景象。难得有炎阳天气从寒冬包裹中挣脱出来,却只不过是短暂的温暖,大风吹散了阳气,吹得凌风城上的金雕旌旗猎猎作响。
永风历元年冬至夜,正是凌风国开国改元的第一年,加上冬至又是平洲人翘首以盼的年庆,整个凌风城都沉浸在喜庆气氛之中,寒冷并没有驱散国民的热情,战争的阴霾,似乎从未蔓延到这里一般,城中心的王宫中,一座可以俯瞰全城的阁楼平地而起,题名曰“告天台”。
新冕君王凌天和他的军帅墨征和往常一样,对弈于此。他受够了朝堂,厌烦了琐事,从坐上这个位置开始,他就没有享受过一天消停。他开始怀念以前和墨征一同征战四方的岁月。墨征穿了一件宽松的黑袍,大半拖沓在地,上面用银线锈着飞龙,很难想象这是武将的官服,但这种浮夸的设计在王宫中随处可见。越大的官,越需要大的气派,而官服,能很直观的体现这一点。
“已经两局了,难道风王想被我剃光头吗?”墨征淡淡的笑着,嘴角轻扬着不加掩饰的自得,风王说的便是凌天了。
凌天凝视着棋局,寻找着起死回生的可能,可黑子错落有致,白子已然覆灭,落子之精妙看得他连连点头。
“夺偏隅之所,却失必争之地,我眼光确实不如你。”凌天笑着说道,上唇两撇胡子舒展开来,如同两条眉毛,“不过每输一局,都让本王明白一个道理,墨兄真是让我醍醐灌顶呀。”
墨征愣了一下,对于新王口中的“墨兄”二字,他的记忆泛起一阵涟漪,遥想当年,三兄弟指点沙场,叱咤平洲。而现在,三人剩俩,一君一臣。
“棋局好比战场,王赢战争无数,下棋却总输给我,你知道为什么吗?”
“第三局还没开始,现在说输赢为时还早,这局我一定赢你。”凌天笑着说,语气中透露出毋庸置疑的乐观和自信,就跟他在西部战场上阵前鼓舞士气的话一样。他自信总是能够赢得胜利。
墨征回应一个神秘的笑容,“看来得下完第三局,王才愿意听我讲为什么总是您输了。”
两人麻利的将黑白子拾入木盒,准备第三局的对弈。
“年前平洲还四处战乱,我们举兵肃正,最终平定了平洲,能够让百姓享受一个太平的年庆。”凌天一边收拾着一边说。
“有句古话叫‘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战争伤害的终究是平洲万民。”墨征喃喃的说。
“我也有句古话,叫‘祸兮福所倚’,治乱世不能不战,这就叫祸中求福,墨兄你说是不。”
墨征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反驳甚至教训眼前的凌天了,他现在是王。
“但愿平洲从此不要再战。”墨征淡淡的说着,落下一子,扼住了白子咽喉。
“南窜的逆贼,还在民间作祟,等过完年庆,本王便御驾亲征,剿灭他们。”
“王说的是炎阳军的炎德光?”
“不错!”
“他是炎兄的胞弟,能招降就招降吧,国家新立还是少点杀戮,小心了!”墨征看着凌天,眼中闪过一丝莫名。
凌天不以为意,“先贤说过,‘攻其地,爱其民,攻之可也’。你为什么反对我出征呢?”
“风王奉天承运,一统平洲,眼下战乱平息不久,百废待兴,这个时候再燃起战火,臣下以为不是时候。”
“我这不是以战止战嘛,等剿灭了炎寒族余孽,平洲不就太平了吗?”风王语腔放大,似乎南征已然胜券在握。
墨征没有说话,而是重重的扣下一子。
凌天眉头一皱,迟疑了一会,不由得感概:“大势已去!”
“知己知彼,王你又输了。”
“墨征呀墨征,好了,你说说我为什么会输。”
“恕臣下斗胆谏言。”
“少来这套,别磨叽!”
“王的棋观,太看重这横竖间的得失,王的天下观,过于看中疆域的宽广。”
风王起身,将视线从棋盘上移开,面色腻重的看着墨征:“继续说。”很显然墨征的话说破了他的心事,说道知己知彼这一点,他明白确实不如墨征。
墨征跟着起身,“我认为棋道不再横竖,而在于取势,炎阳军据守南舟城不降,并不是想割据,而是怄气,所以成不了气候。”
“怄气?你是说因为炎卓尔的死?”
“炎卓尔的死有些人暂时不能接受,他胞弟就是其中之一。”墨征说的是暂时,有些人暂时不能接受,比如炎德光,有些人暂时接受了,比如他。
“那你的天下观又是什么?”
“一者疆域,二者民心,三者政道。”
“你是觉得我只重疆域,不问民心?”
“臣下不敢,只是战事再起,祸及平洲万民。”
“那你的意思是那逆贼也不管不问了?”
“要管,但负气的炎德光不能用战,否则矛盾会更加激化。风王只要奉天领命,以仁德治国,这样民心所向,王国自然就巩固了。”
凌天转头,远眺凌风城,夜色下的凌风城也是极美,特别这年庆时节,横竖的街道上点缀了星星之火,凌风城的灯火阑珊和夜色中的璀璨星辰交相辉映。
“凌风城商业繁荣,民心安定,南方小患不足为虑,东北高地人兵强马壮,虎视平洲,不得不防。”
“本王也有此意!”凌天脸上闪过一丝凝重,瞬间便舒展开来。他走向告天台前,使出浑身劲数喊道:“令!封墨征为镇东大元帅,镇守东关;筑工府筹集资财,勘察地形,外城筑墙,御敌于国门之外!”
平洲南部,南舟城乡野之地。
一个寂寥的身影在芦苇丛中穿梭着,用他布满褶皱的枯黄手掌遮挡着太阳,隔着韦叶不断的眺望,他想看看江水退去了多少,还有多少芦苇能让他赖以为生,他可不想把他那受尽风湿之痛的腿浸入那该死的刺骨江水中,他随手拭去渗在额间皱纹里的的汗水,然后揪起一把芦苇,另一只手朝着芦苇根部狠狠砍剁下去,却没能一刀斩断。
突然,几声隐约的哭声从芦苇深处传来,老头子竖起了耳朵,潜心听了一会儿,那是芦苇深处传来的哭声。他手脚并用的拨开芦苇,向芦苇荡的深处探查,声音愈加清晰,分明是两个孩子的哭声,任凭锋利的苇叶划破老头脸上和手上的老皮,选择性的忽视脚下传来的刺骨寒意,他反而走得更快了。
这是一只精致的深槽木桶,表面刷着富贵人家特有的朱红漆色,桶边缘勾镶着金色的花边。木桶内两个孩童正嚎啕大哭。
“可怜的孩子。”他望向北面,那里的天色十分阴沉,叹了一口气,“世道战乱,富贵和贫穷一起遭殃!”老人心中喃喃道,一手一个娴熟的抱起孩子。近近看来,两个婴儿长得颇为相似,应该是一对龙凤胎。
将一小捆芦苇背于肩上,砍刀悬于腰间,老人头顶着朱红色的镶金木桶,颤颤悠悠的往家走去。心里想到:“这金丝木桶应该能去市集换些钱财,抚养这两个小可怜长大。”
天近黄昏,午后那温暖和煦的光线,现在已经逐渐转变成阴冷的淡蓝色,起风了,枯叶旋转着随风扬起,又散布于老人的视野中,一幢简单的木屋处于视野的中间,依靠着山体,墙体是用圆木排列而成的,缝隙里塞满了枯黄的芦苇叶,屋前围了一方院子,芦杆做的篱笆被风不停的摇曳,随时可能会被带走。
“孩子们,爷爷回来了。”一声呼唤,唤出了一群孩子,从几岁到十几岁都有,基本带着黝黑粗糙的皮肤,一边笑着帮老者卸芦苇,一边帮着抬木桶。大伙儿都有些好奇的望着精致的木桶和婴儿,黑色的眼珠子滴溜溜直转。
“孩子们,你们又有新的弟弟和妹妹了。”老人和众孩子进屋,想到原本就沉重的负担如今又要加重几分,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唉,战事不停,万一老朽走了这帮小可怜怎么办。”他一边借着炉火取暖,一边专注的用烧红的细铁丝在两个孩子的肩上轻轻地烙下了“拾陆”“拾柒”两个字样。
序章修改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