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和钱公公正在前院聊天,张信急匆匆走出来,一见钱公公就问:“听说皇上要急召微臣入宫?可是宫里出了什么事?”
钱公公一脸笑意的说:“嗨,隆平侯不用急,皇上这两日召见了不少朝堂重臣,也赏了不少东西。想来应无大事。”张信放松下来,唤来李宪几人,让他们给内院的张氏带个话,又跟家里交代了几句,这才跟着钱公公进宫去了。
李旭敏感的抓住了刚才钱公公话里的一个点。大过年的,朱棣却如此频繁的见朝堂重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询问,想来只有立太子一事了。朱棣想立谁李旭不知道,也没办法掺和进去,对于李旭来说,当前的责任就是保证朱瞻基不出问题。
想了想,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朱瞻基就会出宫游玩,到时人多嘴杂,着实不好防范,还是准备一下比较好。李旭当下转身向内院走去。
来到内院,张氏正坐着和姥爷姥姥说话呢。姥爷叫张兴,现任永宁卫指挥佥事,看上去精神矍铄,端的是一副好面相,张信的长相随张兴,看上去跟一个书生一般。张兴看见李旭进门,笑着招招手,说道:“正说你呢,来来来。”
李旭乖巧的走近张兴,只见一边李旭的姥姥笑着说:“说来也怪,三个孙子里,就数这个孩子最亲,也不知跟了谁。”张氏看自己娘这么喜欢李旭,居然在一旁吃味了,瘪瘪嘴说道:“还不是女儿教的好,让他多和姥爷姥姥亲近。”
姥姥乐的合不拢嘴,好一阵才开口道:“你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还爱吃醋。”又问李旭道:“听说你那个小娘子模样可是一等一的,改天带来叫姥姥见见?”
自从因为流言和那首离诗出名之后,李旭被传说成这金陵第一风流才童,而那杨大小姐亦是被描述为标准的美人坯子。好多人都嚷嚷着自己见过,只是杨大小姐成日深居简出,极少出门,李旭又是个懒性子,宁愿窝在被窝里,也不愿出门走路。除了自家亲戚和几个李增枝的旧交,真见过两人的的确没几个。
此时听到姥姥揶揄自己,只得苦笑着说:“姥姥,那些传言都是假的,杨家小姐长什么样,小子真不知道。”见倒是见过一面,可若现在承认,说不定又会闹出什么风波来。李旭没有纠缠这个事情,而是转过话头,将矛头丢给了张氏。
“姥爷,姥姥,为什么我在家最小,都已经定亲了,却从没听说过大哥二哥的亲事呢?”话音刚落,三个人同时将目光转向了坐在下面的张氏。张氏听到李旭的话,也是一愣,后来又看见三人都看着自己,爹娘的眼睛里是责怪,李旭则是充满了作怪的意味。
见躲不过去了,张氏先假装生气的瞪了李旭一眼,又看着爹娘,一脸苦笑:“爹,娘,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增枝他天天在外为皇上办差,就连这过年也回不来一趟,女儿也曾留心,只是家中老爷不在,也没几个说得上话的主儿会登门,这不就耽误了嘛。”
姥姥摇摇头,挖苦道:“嗨,还家中老爷办差,没人上门呢。没人上门你不会主动出去打听打听啊?白瞎了你小时候那帮姐妹了。”李旭一听,好像有情况啊,连忙松开还抱着姥爷的手,跑到姥姥那边,撒娇道:“姥姥,您可不知道,娘的那些闺蜜可坏了,见到我就让我喊他们干姨。我到底有多少干姨啊?我问娘娘不肯说,姥姥您肯定知道。”
只见姥爷姥姥都笑了起来,张氏在下面很不好意思,可是看见自己的娘准备开口,连忙堵住话头:“旭儿,你问这个干嘛。出去和你大哥二哥放炮仗去。”
“娘,我才不去呢,那点炮仗还不够嗣弟弟一个人玩,我再去街上买点回来,也好放个痛快。”这里的嗣弟弟也就是张信的儿子,才四岁多,长得很可爱,李家三兄弟都很喜欢他,也愿意带他一起玩。只是李旭想起了之前过来找张氏的想法,这下正好有一个借口,不用白不用。
张氏本来不愿意让李旭出门,可是眼看自己小时候的糗事就要被娘曝光出来,现在巴不得李旭赶快出去,免得听到些张氏的“丰功伟绩”。当即摆摆手,让李旭自己去,李旭笑着和姥爷姥姥道别,正准备出门,张氏又在背后喊了一声。
“带两个伙计跟着,不许一个人上街!”
虽然才大年初二,街上依然算得上热闹。街两边的店铺也都开门了,一群群小孩挥舞着刚收到的压岁钱在大声喊着,只是手里的年包打开来,多半是几个铜板,也有一分两分的银子。李旭带着两个张府的小厮在街上闲逛,只是小厮觉得这个闲逛怎么看怎么有些奇怪。
沿着秦淮河,李旭一边走一边左右看看,一会儿跑到店家里,看上半天却什么都不买,一会蹲在秦淮河看河上的画舫,还找来一只撑船用的竹竿探探水底。就这样,李旭花了一个时辰将秦淮河走了个来回,身后的小厮都快受不了了,只是面对主家又不好问,只能叫苦不迭的在后面跟着。
又过了一个时辰,李旭依然兴致盎然的在前面走走停停,两个小厮看到李旭居然一点也不觉得累。最后实在忍不住开口道:“三少爷,我们逛了两个时辰了,少爷可是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
李旭转过头,笑眯眯的看着两个小厮,只见另一个小厮有气无力的说道:“少爷,小的真心走不动了,少爷想买什么东西只管给小的说,小的立马给少爷找来。”
“去吧,将前面那个烟花摊的所有炮仗和烟花全买下来。”
“啊?”两个小厮傻眼了,只见那个烟花摊足足有小山一般的烟花,鞭炮更是数不胜数。哪是这两个小厮搬得动的?其中一个脑筋转得快,笑着说:“少爷,咱出门没带那么多钱啊。只怕买不下。”李旭撇了他一眼,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扔给那个小厮,小厮捏了捏,约莫有个二三十两银子。
李旭开口道:“少爷让你们买,你们就去买,银子肯定够了,剩下的就当少爷我给你们二人的年包。”想了想,又说:“你们记得连车一块买下来,分出一些烟花送到张府,其余烟花炮仗全给少爷送去李府。明白了?”
两个小厮忙不迭的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拿钱的人直溜一蹿,直接跑去买烟花,另外一个留在原地问道:“少爷,小的们去送烟花,您看您怎么安排?”李旭摇摇头,说道:“你们先送回去,少爷我还有东西要买,顺便去见见好友,晚点回张府。”说完便转身离开。只留下小厮一人在原地还想说些什么,只是一犹豫,李旭已经走远了。
扔下两个尾巴,李旭觉得很自在,又回到刚才晃过一圈的秦淮河畔,心里念着刚才看过的几个地方,一边走一边想着什么。很快就走到了一家叫德源行的店铺门口。只是这家店铺大门紧闭,并没有营业。李旭在店门外左右看了看,走到间隔两个铺面的另一家店门口,抬头看看招牌,“文宝阁”三个字挂在上面,很有几分气势。
李旭想了想,正准备抬脚进店,只听得店里的柜台后面传来:“贵人里......”李旭一看,一个伙计正扯着嗓子准备吆喝出来,结果还没吆喝完,一看到他就愣住了。只是这大过年的,就这么断了吆喝,意头可不是很好。只见伙计一边走出来一边又吆喝起来:“贵人里边请!”李旭点点头,正准备四处看看,伙计却有些殷勤的说:“小公子,一看您就是文道新贵,可是想看点什么?”
李旭笑道:“刚才怎么吆喝断了?”
伙计一边扶着李旭进店,一边赔笑:“嗨,这不是小的没长眼吗?方才没注意看,还以为是旁边家的小孩捣乱呢。只是后来看见小公子这般富贵逼人,肯定是大家出来的。”
新年穿新衣,特别是串门,更要穿上最好的衣服,这也是一种体面。李旭心里明白,这个伙计估计有些势利眼,不过也没有在意,点点头,在店里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伙计连忙沏了壶好茶端上来。
李旭尝了尝这新泡的茶叶,味道还行,只是有些陈了。放下茶杯,李旭笑着说:“伙计,你这店我是头一次来,可有什么讲究?”
“嗨,小公子哪里话,咱这小门小店的,对小公子还能有什么讲究。”伙计接话接得快,脑子也活泛:“小公子需要什么只管吩咐,小的定能伺候周到。”
“啪”李旭在桌上拍下一枚银子,看上去一两大小:“倒是个会说话的,拿着。”伙计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一边快速抓起银子一边说:“这是怎么说的,谢小公子赏。小公子可要看看这店里的上好笔墨?”
李旭笑着摇摇头:“笔墨不急,我来这条街上来得少,去年有一次在这附近见过一个婆婆,好像叫邓婆婆,带着一个小女孩,在这外面摆摊卖炸面果,今日一来却没有看到,你可知道?”
伙计皱起眉头高抬双眼想起来,好一会才有些疑惑的摇摇头:“小公子说的老婆婆和小女孩,小的没印象。是不是小公子贵事多,一时记错了?”
“不会啊?我虽然不记得你这个文宝阁,但是旁边的德远行我记得啊,对了,这德远行怎么正月也不开门?不是正好赚钱的时候吗?”李旭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
伙计摇摇头,又给李旭将茶满上:“谁知道,去年还开得好好的,进了冬月,说是主人老家有老人没了,一家人要回乡一趟,也就把店给关了”
“我估计你在这店里当伙计时间不长,可能不知道那老婆婆。那主人家姓什么?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啊?等他们开门我去问下。”李旭依旧是一副小看伙计的样子。。
伙计这会看上去有些不忿,只是良好的职业涵养让他没有表现的很明显:“小公子这话可就说错了,小的在这条街可是干了有七八年的时间。”正说着,突然停下来,犹豫了一下,又低声对李旭说:“那德远商行主人家姓赵,前年跟着皇上进的金陵,听说是北边的人,倒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回。”
“哎,还真是找错了。”李旭叹了一声气:“把澄心纸给我包一刀。”“好嘞,小公子请稍等。”
不一会,纸包好了,李旭接过纸,付了银子,起身向店外走去,突然好像有些不甘心的问:“伙计,你可知道这城里有别的德远商行吗?多半是我记错地方了,若是在其他地方有,少爷我也去瞧瞧。”
“有有,在城西有一家,城东也有一家,小公子到了地头问问就知道了。”伙计笑容可掬的回道。
过了一会,李旭进了另一家成衣铺子,询问了几句之后就走了,倒是什么也没买。眼看天色已经不早,自己再不回张府有些说不过去了,于是花钱雇了一辆车,坐上车向张府赶去。